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火炉”帽子可以下令摘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9:27 南方都市报

  只眼观天之邵建专栏

  六月上旬,正在热起来的南京有这样一条热起来的新闻,那就是当地有关部门为南京“火炉”摘帽。一时间,当地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做。例如江苏广播电视网的报道标题就是《×××取消南京‘火炉’称号》。报道说:“从下个星期开始,市政府将下发文件到各有关部门,要求今后不再使用‘火炉’一词来形容南京的夏季……”

  这是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我想问的是,行政的权力有多大?

  也是这条报道,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作了介绍,说“火炉”是民间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其他报道中,也征引了该省气象台另一位首席预报员的说法(到底有几个“首席”?):其实气象台从没给南京戴过“火炉”的“帽子”,也没有对“火炉城市”下过定义。专家的话为有关官员所援引:“火炉”一词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民间称谓。

  看起来是官员援引科学,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典型的权力发指令专家做论证。它让人想起当年大跃进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也有著名科学家从太阳的光合作用阐释亩产十万斤的可能吗?今天,有关部门决定摘掉南京“火炉”的帽子,专家们就忙着提供各种各样的论证,又是数据、又是比较、又是理论、又是分析,俨然一副科学的样子。然而,尽管说得头头是道,忙得不亦乐乎,谁都知道这是权力意志的产物,是科学为权力供证。而科学就其本性言,是不必围绕权力指挥棒转的。

  问题是,尽管这次专家和官员频频打“科学”牌,用以显示摘帽的科学性,但南京火炉的帽子和科学压根就扯不上关系。“火炉”云云,正如专家和官员所说,是民间称谓,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一个称谓,来自于城市居民每临夏季的切身感受。感受而已,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科学。像上面那位首席专家声称“气象台从没给南京戴过‘火炉’的帽子”,是要让人笑话的——你有什么权力给一个城市戴帽子?而且,这正说明,“火炉”和科学无关,就像科学说这么多年来有多少“凉夏”,和我们的感觉无关一样。科学也是一种权力,这次它和行政权力合一,权力所指恰恰就是民间。民间固无权力,但民间习俗也是一种经久的力量。我担心,“摘帽”举措虽然科学其表权力其里,但行政权力并非无远弗届,它在全社会能否奏效还是一个问号。毕竟,南京的夏天不和其他城市相比也是非常炎热的。

  然而,权力即使无力左右习俗,它的边际也已经大得令人吃惊。在这次摘帽中,除了它驱动科学部门提供策论,还“要求全市包括媒体在内的各个相关单位,今后在对南京夏季高温的报道时不再使用‘火炉’这个词”。下达这样的行政命令恐怕就不能不成为问题。我并不怀疑当地的“摘帽”是出于城市发展需要,比如有关官员就指出“火炉”对南京的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外招商。我想提醒的是,行政权力过大,什么都是行政说了算,而且“一刀切”,是不是也会对城市形象造成影响呢,尤其是在外商眼里?请“肉食者谋之”!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教师)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