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挑战权威追寻兴趣 沪高中生自选自编语文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0: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5日电据东方早报报道,一直以来,教材似乎都是权威的代表,不过在复旦中学,一群高中生却自选、自编名篇佳作,编辑成了一本《高中文化专题读本》,如今这本“读本”即将出版。记者日前从学校获悉,从今年9月开始,该校将在所有入学学生当中推广这种自编教材进行授课的模式。

  传统教材“太死”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传统的教材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权威”或者“工具”,而老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教”和“学”的角色,双方得不到互动,教材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指导学生自编教材的是拥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孙宗良老师,他告诉记者,学校曾在2003年对刚刚入校的05届学生展开了一次调查,发觉有超过30%的学生觉得教材不理想是造成他们不喜欢语文的主要原因。许于是,“自编语文教材”的想法在复旦中学的校园内应运而生,并由当时高一年级的学生们首先尝试自编语文教材。

  集体探讨自编教材

  教材从每个单元开始,先由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知识要求,而后由老师从规定教材中挑选两三篇课文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的主题内涵,如“感悟生命”、“对话艺术”等。4个班级的24个小组通过课余时间,寻找与单元精神相符合的文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寻找资料,既可以上网搜索、也可以从书籍或文学性杂志上寻找。经过小组讨论后推荐出一篇小组代表作,经由学生的集体探讨和辩论之后再确定几篇课文进入自编教材。

  “挑选教材的过程有时候就是一场辩论大赛。”无论是孙老师,还是那些学生,大家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这样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最后进入自编教材的篇目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篇目,因此大家学起来自然充满兴趣。除了挑选篇目,各小组还要负责对推荐篇目编写“导语”、“”及“思考探究”,这就需要同学对文章多次的深入阅读,并有透彻的分析理解,因此被大家形象地视为“创造性阅读”。

  学会了思考、质疑

  和以往的课堂模式相比,学生自主的“创造性阅读”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力。

  “学生教材”体现了高中生精神,充满强烈时代感和浓郁的感性色彩,像王朔的《我看金庸》这样颇有争议性的文章很受同学关注,他们还讨论国家大剧院等建设问题、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汇编出《现代人在追求什么》和《解读柏杨》。

  对此,孙宗良老师认为,这种自编教材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极大地提升综合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能不断地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与创造的快乐。(李芹、邵文佳)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