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长热线”不该如此“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1:13 中国新闻网

  据报道,有记者在8天内拨打了各地10多个城市的“市长电话”,结果发现一些城市的“市长电话”有的根本无人接听,有的永远占线,有的则让人循环按录音键直到心烦意冷。

  “市长热线”太热了不是正常现象,即便是在“热线”很“火热”的初期也有人冷静地指出其中的弊端,认为老百姓“劳驾”市长,往往是因为本应解决的问题或被有关部门推而拒之,或在有关部门久拖不决,或在几个部门之间“踢皮球”,老百姓对有关部门失去信任之后不得不通过非正常渠道求助“热线”。“市长热线”越热,就说明此地该类问题越严重,正规的办事渠道越不畅通。

  如今“市长热线”终于在一些地方“冷”了下来,但是这种“冷”法却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些“热线”的变“冷”在我看来一是由于“先天不足”,因为“市长电话”本身不是职能部门,只有协调权,没有处置权,不能直接介入处理问题的过程,虽然开始因为公众关注度较高而往往能“超水平”发挥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暴露出本身的缺点,陷入了既要查办又要维护职能部门工作独立性的两难境地。

  第二,则是由于“热线退热”造成的“后天失调”,刚开始大家热情都很高,也容易出政绩出成果,但是“热线”之所以“热”源于原本常设机构的渠道不畅,于是一边是“热线”越“热”另一边则是正常渠道越发的“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小矛盾都往“热线”上堆,“热线”的热情也就没那么高了,于是便开始用“无人接听”、“永远占线”、“让人循环按录音键”等方式消极“怠工”。

  应该说,在现阶段“市长热线”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一来让群众多了个诉求的地方,二来也让政府多了个畅通民意的渠道,第三也是对有关部门的监督督促。只有规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只有职能部门确实畅通了信息渠道,纠正了个别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老百姓不用再求助于“市长”,到那时候“热线”也就能光荣的“退休”了,这也正是让“热线”变“冷”的最恰当方法。

  “市长热线”终将应该变“冷”,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它本身说了算的问题,答案在“热线”之外。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作者:杜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