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南岩溶缺水地区找到地下水开发新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1:22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6月15日电(记者曹滢)石林、溶洞、石钟乳……有着独特景观的岩溶地貌,却也是地表干旱缺水现象最严重的地方。地质科学家通过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研究,为面积达346万平方公里的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提供了找水办法和综合整治的技术方案。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岩溶地区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地上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地质学家介绍,这是因为岩溶作用形成了地表和地下两层空间,地表土层薄,植被稀少,难以滞留降水,水份储存于地下暗河。在这些地区,干旱灾害往往来得更频繁更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需求。因此解决缺水问题成为岩溶地区改善生态状况和提高生产力的首要问题。

  2003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云南省政府开展了“云南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项目,以泸西县小江流域为试点。在岩溶高寒山区,实施表层泉蓄引工程;在溶丘台地槽谷地区,进行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示范;在岩溶谷地区,开展岩溶大泉开发。通过对不同类型岩溶水源地勘察开发,探索出适合深切割岩溶高中山区、岩溶丘陵区、岩溶台地区等不同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岩溶水有效开发的多种模式,以及解决不同生态地质环境条件下的缺水困难、有效整治石漠化现象。

  2005年春末夏初,云南遭遇了25年一遇的干旱天气。全省70%以上的地区干旱严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可是在泸西县试点地区,当地居民依靠修到田间地头的地下水开发工程渡过了难关,2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和2000多亩旱地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得到保障。

  记者在泸西县林业局的万亩果园了解到,过去果园的灌溉用水都是从4公里外的水库抽取,旱季来临,水库没几天就干涸见底。2002年遭遇大旱,果园承担的全县500多万株退耕还林育苗任务由于缺水死了三分之二。今年地质人员根据这里的地形条件在果园修建了一个深水井后,每天出水量200多立方米,果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往年还要过一个月才挂果的李子,现在已经结出了青绿色的果实。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王宇介绍,以小江流域为依据,云南省编制出了岩溶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整治区划及重大工程方案。在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中,下一步将按照分区域进行技术规划的原则,对云南省754个小流域区进行逐一调查,使小江流域的经验在更广大岩溶地区得到运用,以促进生态地质环境的全面整治和改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