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日民众连互相倾听都不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2:37 桂龙新闻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通了国内首个日语BBS,《世界新闻报》报道说,开通一个月,这个BBS中关于中日关系的帖子已有1400多个,其中靖国神社问题更是热点话题。中日关系就是如此,开办再多的BBS,主题都不会有什么差异,热点问题如果不是靖国神社,就是教科书,很多人眼中,中日关系问题就是怎样对待历史的问题。

  中国民众对国家关系的主题有着如此明确认定的情况,极为稀少。中美关系是台湾主题,中日关系是历史主题,除此之外,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关系都可以用“人民友谊”的概念来论定,这就是中国一般民众的外交认知。

  为什么中国人单单对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会呈现出主题化形态?有人从民族主义角度寻求答案,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日本与中国有着最大的地缘竞争性,所以不免成为民族主义的主要针对方向。我想,这即使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也绝非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主题化的首要原因。中国民众意识中可能有赶超的目标,但并无全面竞争的对手,人们对美国并无“取而代之”的强迫症状,对日本甚至缺乏“这是一个大国”的认识。

  但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确实与中国的民族感情高度相关。人们对中美关系的核心诉求是美国不要支持“台独”,人们对中日关系的首要诉求是不要变更对侵略史的认定。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会让自己的土地说分裂就分裂,要独立就独立,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遭受侵略与凌辱后听任侵略者任意书写历史,因此,中国一般民众对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的主题化理解都属于底线性质的民族感情。

  然而,这种情感防卫反应又往往因某种机缘而变得激昂,甚至呈现出极端情态。这中间固然不能完全排除有人是以此作为现实焦虑的替代性排遣,也不完全排除民族悲情郁结造成的愤怒扩大化效应,但主要还在于民族感情的底线被触伤。例如一般中国人对美国的激昂情绪多少是间歇性的,但在对日本的态度上,激昂的情绪则正在变为一个持续性过程,原因就在于人们遭到了连续发生的教科书事件和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的刺激。这些事件既影响了日本国民的历史判断,也直接形成了两国国民在情感上的相互排斥。

  在中国开办的首个日语BBS上,90%的发言来自日本。靖国神社问题成为突出热点,表明日本民众对两国关系的思考也集中于历史问题;BBS负责人“希望有更多懂日语的中国网民加入,给日本网民不正确的历史观以有力的驳斥”,表明两国网民的历史观不只是缺乏共识,而且正进入无法交流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研究员说,“要想让日本人改变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驳斥”除了传递中国人不接受日本人的历史观的信息,也不会有助于两国民众情感上的融合。

  在一个主要的受害国里,人们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活动以及日本政府的态度有着特殊的敏感,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在日本的历史教育中,尽管右翼教科书种数只占1/8,采用率更不足千分之一,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也一直受到日本国内各种力量的反对,但文部省官员为了“整体平衡”美化侵略的教科书,首相一再以“日本的宗教信仰”为由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的“平衡”术事实上为右翼力量增加了助力。

  二战结束已经60年了,历史的一页一直翻不过去。东亚地区的人们在遗忘与记忆之间角力,遗忘与歪曲的努力有多大,记忆与纠正的反弹就有多强。同样经过了战争的欧洲已经开始讨论“欧洲统一”,那里并非没有过历史认识的分歧,例如德国和波兰在教科书问题上也曾有不少分歧,通过成立德国波兰教科书委员会,双方于1975年签订了《有关联邦德国和波兰历史和地理教科书的建议》,双方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分歧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而在东亚,二战史的叙事与认知仍然是各国及各种政治力量现实关系中的一根绊索。

  今天的东亚,民众并非没有和平发展的共识,但关键是如何使人相信和平发展的基础已经确立。缺乏正视历史的勇气,是一种“东方病”,还是一种“日本病”?各逞口舌不足以结束历史分歧,人们甚至正在失去倾听的兴趣。东亚是一直被历史绊住,甚至哪一天被历史留下的问题而绊倒,还是超越历史,“面向未来”,这是日本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但它同时也是对所有东亚人直面真实的勇气、解决分歧的真诚以及超越历史的智慧的考验。

  来源:

  人民网 责编:黄珊 作者:刘洪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