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副省长接到诈骗短信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22:53 人民网

  6月5日,辽宁省副省长鲁昕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内容为“特大喜讯:出售2005年高考试卷标准答案,绝对保真。”同时该信息还留下了出售者的三部手机电话号码。鲁副省长看完此信息后,马上打电话给公安厅要求尽快查处。刑警发现出售试题的有关案情竟与远在千里之遥的甘肃兰州有关。辽宁和甘肃刑警密切合作,终于在兰州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已初步查实案件10余起,涉及赃款6万余元。查证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15日北京晨报)。

  利用高考、考研以及英语等级考试机会,以提前透露试题、答案为诱饵,进行诈骗,谋取暴利的行为,目前较为盛行。这种诈骗行为,不是一般的商业销售信息。若有人真出售高考试卷答案,就有试卷泄题的可能性,牵扯重大泄密案和相关责任人;若信息是假信息,骗子可能骗取大量不义之财。正是辽宁省副省长鲁昕的高度警惕性,并及时指示警方迅速介入,才使案件最后得以破获。事实证明,是一起在短时间里诈骗6万元的重大案件。

  从这起案件中,笔者有两点思考。这种行骗行为为何能够屡屡得逞。笔者认为,主要是犯罪分子有赖以得逞的环境和土壤。一方面,犯罪分子摸准了许多考生家长,望子成龙迫切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往往犯罪分子的诈骗行经能够很容易得逞;另一方面,在考研、英语等级考试中,过去曾发生过泄题、提前知道答案的案件,有些竟在网上公开标价叫卖。如果所有泄题、提前知道答案的案件,没有一起是真的,都是诈骗行径,那么,这种诈骗行为慢慢就会消失。而就是这种真真假假的现象,使一些家长不能够明辨是非,从而铤而走险,受骗上当。

  另一点,这种诈骗短信,笔者认为,大部分人包括公安部门的警察都曾接到过。像这次迅速进行立案侦察,并破获的为数不多。除了这次牵扯到高考,案情重大等原因外,不能够排除犯罪分子正好撞到了“枪口”上,竟然把短信发给了副省长这个原因。假如副省长没有接到这个短信,这起利用高考机会诈骗10起,涉及6万余元的案件,是否能够得到及时侦破,应该是一个问号。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达,借助类似高考等机会,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案件将会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诈骗犯罪活动。要把工作做在经常,做在事前,而不管这种短信是发给省长还是普通百姓,不管其有无“高官”批示与否,都要发生一起侦破一起。同时,希望广大公民积极配合,收到类似诈骗短信要积极报案,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侦破

  新闻链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