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准“角色”———看阳泉郊区如何转变政府职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03:06 山西日报

  编者按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政府承担多重角色,位置也在不断转换,不能撒手不作为或者慢作为,也不能胡作为乱作为,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经济建设的主角,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还当评委,结果是到处作为,成效不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了市场的主体,政府当从前台抽身,到后台去当导演、搞服务,干自己应干之事,做好经济建设的“助推器”。阳泉郊区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素很多,但与政府“角色”的转换密不可分。今天本报发表他们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些启发。

  不能再当“保姆”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政府主办,包管企业的一切事务,曾是阳泉郊区经济发展的写照。但是,繁荣隐藏了体制性的发展障碍:区、乡、村三级所办企业,基本躺在政府怀抱中过日子,政府实际上成了企业的“保姆”,许多企业投产之日便是破产之时,即使不破产也得不断靠“输血”、“喂奶”过活。对此,企业在思考,政府也在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究竟担当什么角色,是把自己放在前台,“越位”直管企业,再陷“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泥沼,还是为企业发展扫清外部障碍,把自主权还给企业,放手让企业在市场的海洋中游泳,风险自担?阳泉郊区政府终于觉悟:从前台脱身,到后台服务。服务首先体现在规划和政策上。以打造白泉工业园为切入点,阳泉郊区制定并实施了“企业走出村庄,山地变工厂,企业向园区集中;村民走向城镇,农民变工人,人口向城镇集中;人才走进企业,能人变老板,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干部走出机关,管理变服务,精力向发展经济集中”的“四变四走四集中”战略,结合环境保护零点行动,先行在阳泉市东外环一级公路——义白路两侧,规划了建设面积27.61平方公里的白泉工业园区,投资200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作为在“墙外”

  “企业做好‘墙内’的事,政府办好‘墙外’的事。”阳泉郊区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从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以外的事情入手。推动乡业改制。产权的改革只能由政府来推动。区政府采取外出参观考察、组织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知识培训、派出工作小组具体指导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措施,使全区近300个地面工业企业民营化率达到99%。从此,企业再不是乡村的附庸,再不是谁都可伸手的“唐僧肉”,而成了真正的市场主体。引导耐火工艺革命。过去阳泉郊区的耐火产品生产多用“蒙古包”,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区委、区政府抓住污染企业关停行动,拆除了43根整天黑烟滚滚的大烟囱,推倒了使用半个多世纪的倒烟窑,新建了92条隧道窑,耐火产品生产由烧煤变成了烧气,由断续生产变成了连续生产,由人工控温变成了电子控温。提供快捷式一站式服务。阳泉郊区由区级领导挂帅,抽调国土、计划、环保等部门精干力量,组成白泉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分管范围内的事特事特办。对每个确定的项目都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从洽谈引进到最后投产,都由一名区级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为企业服务。促进人才技术流入。区委、区政府提出,每一个企业的背后都要有一所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每一个项目都必须由全国性的专家学者论证,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都要有工程技术人员把关。区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建造技术辐射平台。当耐火制品再次成为阳泉经济的重要支柱之时,郊区政府引导企业建立了耐火行业协会,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托华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由企业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耐火材料研究所。

  巢暖凤自来

  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吸引了众多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洽谈投资,三个工业园区内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全区工业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首期以阳泉市金石化工有限公司牵头,投资1.98亿元对电石生产线进行异地搬迁,配套建设两台25MW煤矸石发电机组、3台10000KVA电石生产线,年底投产后,生产能力将由年产3万吨电石增加到10万吨,年收入由6000万元增加到2亿元以上,利税由5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阳煤集团120万吨氧化铝项目一期40万吨工程,已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亚美水泥投资近3亿元的100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经入驻;———远盛电力投资万元的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日月明公司投资2.6亿元的煤基洁净液体燃料多联产项目均已签订协议,即将开工……最早建设的窑沟耐火工业区,现已有9个走出村庄的企业入驻,已经实现了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彻底扭转了企业“小而散”的生产格局,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已经显现。华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永记告诉记者,政府实施“四变四走四集中”战略后,几天就办妥了行政审批手续,并积极协调解决贷款,投资2200万元,前后用了两个8个月就建成了两条生产线,变倒烟窑为隧道窑,产量增加到了3万吨,产成品率比过去提高了四五个百分点,吨砖煤耗下降了40%,装备和规模也都吸引了客户的眼球。真正受惠的还有园区内的农民。窑沟村委会主任冯耀华说,自区政府转变只能建设园区以来,全村60岁以下的男女全都有了活干,村里的小卖铺、饭店、理发店、汽修厂数量猛增,常常人满为患。他说:“全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是4500元。今年估计不会少于这个数。”本报记者薛广勤本报通讯员 郭映普(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史婷婷)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