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沪宁路南幅四车道7月1日贯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08:13 扬子晚报

  本报讯7月1日,国内首条“边运营边扩建”的沪宁高速公路南幅四车道路面将全线贯通。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03年省政府决定对沪宁路扩建至今,沪宁扩建工程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预计到6月底,沪宁高速公路南幅4车道将基本完成路面施工。这也就意味着沪宁扩建工程的建设者在2年不到的时间内,再造了一条4车道的沪宁高速路。

  据介绍,南幅4车道的建成,不仅将有效改善沪宁高速公路的通行条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北幅路面施工,为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05年底主线8车道基本贯通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到今年底,我省第一条8车道高速公路将雄姿初现。

  沪宁高速公路南幅4车道7月1日贯通后,沪宁高速公路全线将提供4个车道的通行条件,这就相当于一条“老”沪宁高速公路在运营,沪宁线的通行状况将大为好转。其中交通组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全线仍禁止货车通行,并且车速严格限制在80公里小时以下。

  届时,南半幅车道将采用212的通行方案,即将南半幅路面划分为沪宁方向和宁沪方向各两个行车道,中间保留一个救援通道。即南幅靠近中央分隔带的2个车道作为沪宁方向行车道,第3车道设为应急和救援车道,第4车道和新路最南侧的紧急停靠带,作为宁沪方向的2个行车道。中间应急车道采用水泥预制块隔离,水泥预制块上贴有反光膜;应急车道禁止车辆行驶,可做故障临时停车及清障、应急之用。

  同时,出于安全考虑,沪宁高速公路的通行仍将尽量利用北幅车道。北幅施工不是全封闭的,路面不施工的路段仍利用北幅2个车道通行。这样,沪宁高速公路上仍将有少量变道路段,驾驶人员需要注意标志。一般而言,在互通、服务区区域,借道在南幅行驶的沪宁方向车辆会在互通、服务区东侧第一个中分带活动开口处把车辆引导到北侧沪宁向车道,至互通、服务区西侧第一个中分带活动开口处再把车流引导到南侧。

  由于沪宁路目前仅仅是南幅4个车道的路面工程完成,相应的防护工程、房建工程、安全设施等还没有完全建成,所以沪宁路仍处在交通管制阶段。“212”通行方案,与广大驾驶人员的日常行车习惯有较大不同。交警部门有关人士提醒广大驾乘人员,行车时要注意留意标志、标线,特别是设置在中间应急救援车道上的“应急通道,禁止行驶”、“限速80”、“夜间禁止使用远光灯”等标志;超车时要谨慎小心,特别是宁沪方向,超车、被超车辆都要相互谦让,不允许强行超车;由于没有中间分割带,夜间严禁使用远光灯;出现故障时应将车子驶入中间的紧急救援带,而不是根据习惯靠右侧停车;上路行驶前,打听清楚出入口的开通和关闭情况,也可致电02584364006查询。由于目前沪宁路上的部分服务区仍在改扩建中,驾乘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加油和如厕准备。

  记者了解到,由于扩建工程采取的是建成一段、提交一段的方式,从现在到年底整个沪宁高速公路的通行条件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陈岩

  链接

  6月30日沪宁高速拟开通的互通(匝道):南京段汤山互通所有匝道;镇江段丹徒枢纽、丹阳互通所有匝道;常州段罗墅湾互通,常州北互通南京常州、常州上海方向匝道,横山互通,横林枢纽;无锡段玉祁互通,无锡枢纽南京-江阴、无锡 南京、江阴南京、南京无锡方向匝道,硕放互通;苏州段东桥枢纽,苏州新区互通,苏嘉杭枢纽,工业园互通,陆家互通。

  6月30日仍封闭施工的互通(匝道):镇江段句容互通,镇江枢纽;常州段常州北互通上海 常州、常州南京方向匝道;无锡段无锡北互通南京无锡北、无锡北 南京方向匝道,无锡枢纽上海 江阴、上海无锡方向匝道,无锡东互通;苏州段苏州东互通,昆山互通,正仪枢纽。

  截至6月底,除苏州段阳澄湖服务区,常州段芳茂山服务区南区,仙人山服务区仍在封闭施工外,无锡段梅村服务区、南京段黄栗墅服务区、镇江段窦庄服务区、常州段芳茂山服务区北区都已完成改扩建施工并对外开放,其中窦庄服务区、芳茂山服务区北区仅提供加油、如厕功能。

  截止6月底,除苏州东、昆山、镇江收费站关闭外,其他收费站都全部或部分开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