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还原真相 反忠国难·广州抗站史迹:血战淞沪 魂归岭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3:56 金羊网-新快报
  英烈轶事

  “蔡廷锴三次差点牺牲”

  蔡醒民回忆说,祖父蔡廷锴当年在淞沪抗战中并未受伤,但差点牺牲。

  1932年2月10日,蔡廷锴到淞沪炮台视察,当时正在涨潮,日军舰队向炮台驶来,边靠近边发炮弹。突然,一枚炮弹在蔡廷锴身旁十几米处爆炸了,幸没伤人;不到两分钟,又有一枚炸弹落在他身边两米处,幸运的是,炸弹并未爆炸。

  蔡廷锴回忆这事时常说:“要是它爆炸,可能我当场就死了。”

  同年2月11日,战事激烈,两军对垒时只隔四十多米,蔡廷锴亲临前线督战,日军子弹从衣服边上擦过,衣服打烂了,人却没有受伤。
还原真相反忠国难·广州抗站史迹:血战淞沪
  蔡廷锴(1892年—1968年),广东罗定人。1930年任十九路军军长,1932年6月任十九路军总指挥。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蔡醒民告诉记者,尽管蔡廷锴在淞沪抗战中并未受伤,却在来广州抗日的途中受了重伤。1938年,日军进攻广州,蔡廷锴受当时广东政府的邀请前来商讨对日策略。行至广州附近的陈村时,遇到日军的飞机正在离地面不远的空中向地面上的老百姓狂轰滥炸,当时还在船上的蔡廷锴立即上岸,指挥人们疏散,就在这时他被日军机枪打中,受了重伤,生命垂危。受伤后的蔡廷锴没能来到广州,只好转道肇庆去疗伤。

  张君嵩(广东合浦人):打响淞沪抗战第一枪

  蔡醒民曾听祖父说起过,打响淞沪抗战第一枪的是广东合浦(合浦当年属广东,今属广西)人张君嵩。

  据其介绍,张君嵩毕业于黄埔军校,时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第六团团长,驻守上海。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派出军舰觊觎上海,南京政府为求苟安,令十九路军1932年1月28日下午将六团防地交由宪兵接替。张君嵩连日在辖区内巡视,发现日军已调集大批人马利用租界逼近我方,战火已迫眉睫。

  28日下午,宪兵只来了一个营,张君嵩认为主力未齐,不可轻易换防,遂报告蔡廷锴。“祖父当时对张君嵩说‘可推迟一天换防,但务必切实备战’。”当晚11时许,日军果然向闸北、天通庵一带进攻。张君嵩团首当其冲,在驻地警宪法、铁道炮兵和税警团的配合下,奋起反抗,从而打响了淞沪战役第一枪。

  翌晨,日军加派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千余日军在火炮和铁甲车掩护下再次来袭。六团虽伤亡过半,仍然利用巷战优势寸土不让,坚决完成死守三天以待援兵的任务,粉碎了日军吹嘘“只须4小时便可占领上海”的狂言。

  李荣熙(广东台山人):牺牲的最高指挥官是北大生

  “台山的李荣熙是淞沪抗战牺牲的最高指挥官”,蔡醒民指着李荣熙的照片告诉记者。据其介绍,时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一二二旅六团三营中校营长的李荣熙是淞沪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指挥官,也是军中学历最高的人之一。他自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战时奉命把守蕴藻浜。

  1932年2月18日,日军大举进犯,他施令分兵为左右翼,亲率百骑冲击敌人中坚,把敌人击退。在上庙行作战时不幸中弹负伤,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33岁。第二年,台山人民在县城西郊建成李荣熙纪念碑。

  吴履逊(广东揭阳人):娶日籍妻,含泪撤出吴淞炮台

  蔡醒民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趣闻,“十九路军的一位军官在日本留学,娶了位日本妻子,淞沪战争时为了全力抗日,他将妻子送回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日本接回。”

  吴履逊时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六团第三营中校营长。

  六团驻守吴淞炮台时,该炮台是当时的战略要地,日本海陆空三军在30多天内进攻数十次,吴履逊号召全营战士:“誓死守住吴淞炮台,誓与炮台共存亡”,又在旅部编印的《血潮日报》发表了“抗日歌”激发战士的士气,其中有警句说:“睡狮不肯久睡受狗扼,翻然张牙威赫赫,中华好男儿,持枪向敌尽职责”。

  3月1日,十九路军在弹将尽而援绝的情况下全线撤退。吴履逊等固守要塞的将领,决心实践与炮台共存亡的誓言,坚不肯退;3月2日继续痛击千余来犯之敌,3月3日上海各界代表力劝,才含泪撤出。

  日本战败后,他被委任为中将参谋,随李宗仁在北京接受日军投降。

  (金陵/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