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年物价涨幅可预先“用尺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1:29 东方早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8%,与上月持平,保持了去年9月以来形成的下行趋势。从月环比(本月与上月相比)看,物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在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5月份CPI又下降0.2个百分点。

  2003年10月份开始的本轮物价上升,起因是国内外粮食减产而导致的粮价上升。当然,粮食减产如果不是恰巧碰上了投资需求膨胀,即出现了所谓的“双碰头”现象,宏观调控部门的神经开始也许不会那么紧张。从历史上看,“双碰头”出没的年份都是物价大涨、经济过热的时候,比如1988—1989年、1993—1994年,情况都是如此。

  投资需求的膨胀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最后会拉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是经济的理论分析的逻辑,也是前几次经济周期中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逻辑。鉴于历史上罕见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快速上升的生产资料价格,许多政府官员都担心通货膨胀将要来临。但是,在人们多次呼喊“狼要来了”之后,狼却踪迹沓无。

  粗略地分析,导致今年物价增幅明显回落的原因有二个。首先,从2004年起,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的投入,历史性地提出了“工业要对农业进行反哺”,再加上老天帮忙,使得中国粮食产量去年破天荒地增加了3877万吨。另外,今年粮食产量将继续加大,从而导致粮价增长回落势头明显,物价涨势因此失去了一个强劲动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投资需求的膨胀,最后并没有像决策部门所担心的那样,反映到物价水平上去。

  统计显示,PPI(ProducerPri-ceIndex,即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生产原料价格变化状况)高于CPI,它们所呈现出来的“剪刀差”,是自199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和强度最大的一次。到底是什么阻断了PPI向CPI传导的途径?很显然,只有搞清了这一点,才能够对今年物价变化何以出现新的轨迹获得清晰的认识。去年的全球石油价格涨到了30年来最高,国际矿石价格也上涨37%。今年的石油继续维持高位,矿石则进一步上涨了71.5%。面对来自社会的“勒索”,中国企业却几乎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中国已经具有了影响国际市场的能力,自己却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没有把这种对市场的影响力转化为对国际市场的定价力。

  同时,国际初级市场价格上涨虽然对PPI产生了明显的助涨作用,但却始终无法感染CPI,CPI基本上保持在温和区间内运行。对此,一个公认的解释是,中国早已进入了买方市场,在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因PPI上涨而带来的额外的成本,绝大部分生产厂家,特别是消费品生产厂家,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自行消化。

  另外,在笔者看来,PPI的涨幅无法有效地传递至CPI,还有一个并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理由:房地产就像一根“避雷针”,将PPI的大部分“雷电”从CPI的“大厦”上引开了。

  近三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上涨,从根上讲是为房地产的蓬勃发展所拉动,PPI的最终出口并不是传统的消费品价格,而是住宅这种特殊的消费品价格。但是,住宅价格却不在CPI的调查统计之列,虽然住宅价格上升很快,而且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而根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的计算,当前CPI中各大类价格指数的权重分别约为:食品34%,日用品5%,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4%,医疗保健11%,交通通信9%,娱乐教育文化15%,居住14%。

  由此可知,PPI之所以无法向CPI传导的一个最重要原因还是在于,CPI的设计具有明显的“缺陷”:一是“居住”在CPI中所占权重非常小,与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根本不相匹配;二是“居住”中只包括房租,而不包括房价。而从实践中看,2004年在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平均上涨9.7%,房屋租赁价格仅上涨1.4%,后者根本无法代表前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CPI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失灵的体温计”,难以充分反映当前经济活动中急剧快速变化的物价。这是在本轮经济周期中,我国物价运行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规律。

  然而对物价管理部门来说,这种天然具有“稳健性”物价指数,应当是大受欢迎的。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平安驶过了本轮景气高峰,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消费需求难以出现大规模的飞跃,而投资需求从上述分析中也可知对CPI不能产生显性影响。因而,下半年能对CPI产生影响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前期受国家发改委“两条控制线”[(即:凡是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月环比超过(含达到)1%或者同比累计连续3个月超过(含达到)4%时,必须暂停出台省级管理和授权市、县管理的政府提价项目3个月)]所限的服务类价格将随着总体物价的走低而自动解冻。

  但是,这种新涨价因素是可控的,其涨幅甚至可以是由物价部门“用尺子”量出来的,所以,全年我国物价一定能有效地控制在由国家发改委所设定的、以4%为上限的温和通胀区间内!(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