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们为何相信超越规则的“破格”(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2:01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近日,一则“南开大学欲破格录取全国最小高考考生张炀”的消息被很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记者却从南开大学了解到,此消息严重失实。(6月15日《北方新报》)

  在考分和招生如此敏感的时候,如此破绽百出的谣言何以酿成并流传开来,何以在巷间获得了众多相信者?

  制造这个谣言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社会潜意识中一种思想倾向。我想,这才是反思“南开破格录取小考生”这个谣言最有意味的角度。

  延着这个思路反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社会中弥漫着一种对于“神童制造”不切实际的期待、急功近利的自欺和脱离规律的自欺———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心中想着“神童成功的佳话”,意识流动到口中就有了“小考生被破格录取”的“自我实现谣言”。

  所谓对“神童制造”不切实际的期待,就是相信人在智力成长上是可以速成的,是可以超越既有教育规律的,很小的年龄就能够习得正常人10多年才能获得的智识和辉煌,天才是可以在魔鬼式的压力下造就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浮躁期待可以从各种培训班和家长的焦虑看出来。为了以后能将张作为教育自己孩子有说服力的标本,为了滋养自己内心的“神童佳话”期待,许多人强烈期待张能够圆满地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因为张炀对媒体说过“自己最想进南开”,但又说“估计分数不够”,于是,强烈的臆想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混合作用下,就有了“南开破格录取小考生”的谣言。

  透视这个谣言的酿成和传播,我们还看到了另一种社会潜意识,就是公众对规则的悲观,也就是人们很相信超越规则的“破格”,而缺乏对规则信仰,觉得规则的弹性是很大的。在一个理性的社会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首先想到、首先觉得应该遵守的应该是规则,人人平等,按规则办事———而在我们的公共空间中,传统的延续和腐败的流行使人们的价值观中缺乏“规则优先”的意识,而是偏好“例外优先”,于是在张炀的录取预期中,人们没有坚定地信仰“总分优先”的录取规则,而是轻信“南开会破格”。

  最后看到的就是高校在以往招生中对“最”猎奇性的偏爱。从以往的招生录取中,高校鲜明地流露出了一种为“最者”不惜破格的豪气,什么“文学天才”、“数学奇才”、“体育良才”、“单科之最者”、“超级明星”等等,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带着浓厚的炒作和猎奇色彩———面对“年龄最小的考生”去向,人们自然会想到“南开会破格录取”。

  可以看到,正是社会意识中这些或明或暗的思想,合作制造出“南开破格录取小考生”这个谣言。谣言轻易地在南开的声明中散去了,这些非理性的思想如何消除?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曹林,青年杂文家。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17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