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奥运:悉尼—雅典—北京(特别报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4:2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绿色奥运:悉尼—雅典—北京(特别报道)(组图)
图为“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展览会现场。

  北京奥运工程如何成为“绿色建筑”,“绿色奥运”的筹办理念如何变为现实?这不仅关乎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同时,环保事业也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此,悉尼和雅典奥运会这两届离我们最近的奥运会,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悉尼奥运“变废为宝”

  悉尼奥运会是公认的有史以来第一届以绿色奥运为主题来开展各项建设和组织的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位于霍姆布什湾的主会场就是建立在一个大垃圾场上。在建设中考虑到环保的要求,能源主要由天然气供应,而且在设计中多采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和高效照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达500万吨。奥运会后,这一区域665户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由太阳能供给用电和热水,减少排放700吨温室气体。同时社区在设计时巧妙利用树木和建筑物遮阳节省能源。居民日常能源只有50%属于非再生能源。

  悉尼的大多数场馆设计非常简洁,尽量少用材料,而且设计非常灵活,以便改变其用途时容易拆卸而不造成浪费。永久性建筑及构件大都考虑其寿命要长,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临时性建筑则考虑能满足使用要求即可,不过多使用高档材料。

  “废物”的回收利用也是悉尼奥运工程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中,2000年奥运会主会场建设使用了22万立方米其它建筑拆除时留下的废料,国际射击中心90%的建设木材都来自废物回收再利用。整个悉尼奥运村的建设废物利用率达到94%,并且最终避免了77%的废物进入掩埋式垃圾处理场。

  曾任悉尼奥组委环境顾问的波尔先生这样评价悉尼的成就,他说,仔细谨慎、努力寻求平衡、重视环境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良好的机制,促成了悉尼奥运会成为第一届“绿色”的奥运会。他建议北京奥组委及早建立与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组织的合作关系,充分运用法律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绿色”不单体现在奥运工程中,波尔说,主办者在奥运会期间提供的纸巾、餐具、包装袋等等都应该是可回收利用的环保用品。“我们还可以在奥运会门票、公共汽车票、地铁票等一切人们有可能大量接触的票证上标注环保标识和提示语,从最小的细节入手,构架‘绿色奥运’大厦。”

  雅典经验毁誉参半

  雅典奥运会体育场虽然设计新颖气派,但是雅典环境基金会执行主任托尼·迪亚曼蒂迪斯托尼却指出,这些场馆在设计和建造时没有考虑环保,既未使用环保材料,也未使用太阳能等环保技术。同时,由于新建了不少奥运赛场,而不是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雅典周围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众多环保问题中,争议比较大的是斯奇尼亚斯地区的改造工程。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老机场,在这挖深沟建人工河,用于举办赛艇和皮划艇比赛。这项改造一直为赛事组织者津津乐道,他们认为这项改造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而一些环保组织则认为这一改造工程破坏了当地的湿地和生态系统。

  环保组织和媒体普遍认为雅典奥运会在环保方面唯一值得肯定的是改善了公共交通,修建了轻轨和地铁等交通网络,减少了街道上私家车的流量,因此减少了空气污染,也改善了交通状况。

  虽然雅典奥运会的环境保护工作饱受非议,但是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派出的考察人员仍然从另外一些侧面找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在雅典实习3个月后说,雅典奥运会采用的垃圾回收系统做得非常出色,他们注重细节的态度也值得钦佩。

  在限制车辆出行,减少尾气污染方面,雅典人可谓煞费苦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租车抵离奥运场馆的辆次,鼓励人们采用大型公共交通工具去看比赛,雅典人制定了一项政策———无论路途远近,乘客在搭乘出租车抵离场馆区时,都应向司机额外支付3欧元作为司机的奖金。很多人不太愿意多花3欧元去坐出租,而地铁和公共汽车都是免费的,他们这招的确很有效!这样既能减少出租车对奥运场馆周边交通的压力,也保障了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的收入。

  北京打造“绿色奥运”

  “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及展览会目前正在举行。在展览会上展示了绿色塑料、绿色建材的产品和技术。其中不少新产品和新技术十分抢眼,如淀粉可用来制造餐具、玉米可做成衣服和窗帘、塑料盘子埋在土里变成了可供农作物吸收的肥料……其“新、奇、特”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在“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及展览会上,受邀的各国专家不遗余力地介绍其参展项目,为此次研讨会做足了准备,显示了极高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各国对北京2008奥运会推广“绿色奥运”理念的重视。国内各企业显示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希望在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和舞台。

  本次“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及展览会,定位于为奥运建设业主和承建商搭建起认识和采购绿色材料的平台,主题锁定奥运场馆建设、临时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中绿色建材和绿色塑料的应用。适应“科技奥运”行动计划重点转移的需要,促进应用绿色材料、落实绿色“奥运理念”的理念,贯彻国家能源战略,是举办本次活动的三大缘起。

  北京奥运会用于奥运场馆建设的建筑材料将会满足三个要求。首先保证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能够回收和再利用;其次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将把最先进的建筑材料用到奥运设施的建设上;再次是重视隔音、节能材料的研究开发。本次参与研讨会的专家紧紧围绕这一标准,借鉴往届奥运会及05世博会的经验,形象地描述了其产品和技术的优越性。

  研讨会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能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绿色水泥,节能环保还可保护隐私的智能玻璃,引用新型材料的场馆座椅,“来源于自然”的绿色塑料制成的餐具、容器、文具、标志牌、服装等制品,采用废旧资源又能方便回收的木塑、竹塑制品,有利于建筑节能、保持室内环境健康的聚氨酯、光催化涂料等制品。这些产品将在帮助奥运会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持室内环境健康以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研讨会上各项产品和技术的代表都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扬产业优势,为绿色奥运助力。届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充分体现当代最具生态文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奥运盛会。同时更能借奥运契机,向全社会传达绿色材料环保理念,使绿色材料在全社会更为广泛地应用,推动北京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带动北京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17日 第九版)
绿色奥运:悉尼—雅典—北京(特别报道)(组图)
图为参展的各种绿色材料。

  本报记者 朱凯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