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淑女过传统端午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5:51 人民网-华东新闻

  端午节,上海康健公园。清波荡漾的湖面上泛着龙舟,还响起《离骚》的浅吟低唱。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的学生们,在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带领下,吟《离骚》、划龙舟、包粽子、做香囊,用传统方式度过端午佳节。

  站在湖边的女子学院院长翁敏华教授,满怀爱意望着她的学生们。“民俗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安身立命的根本。保护民俗,是每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们在端午节里重温民俗,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翁教授说。

  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2000年创立,创办初衷是培养一批举手投足能体现女子内在气质的大学生。深刻理解文化传统,无疑能提高自身涵养,为此,女子学院的课程设计,除了普通的中文课程,还根据女性特点设计了修养类课程。学生必须学习书法、形象设计、中外礼仪、音乐欣赏、生活美学等特色课程,学生们必须背会100首唐诗宋词,熟知100部名著,甚至还有女红训练。

  比如吟唱《离骚》,全诗2500字、373句,发音讲究,韵脚多,非常难唱。领唱的肖善芗老教授说,现在吟唱的版本还是60年前老师传授给她的,如今会这一唱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不传承下去,以后流失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唤回失落在民间的传统记忆,女子学院曾向全国呼吁,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学院的常规性纪念节日———女儿节。“现在提到三月三,很多人只知道是日本的女儿祭。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就有这个节日了。”翁敏华介绍说。古时女子在女儿节下河沐浴,对歌调情,拜佛祈求子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三月三”渐渐衰落。现在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汉族居住区已没有这一传统节日了。

  由于“女儿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并不能自我保存,只能收藏在人们的脑子里,翁敏华呼吁,大学应当承担起抢救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当代人才的同时,完成保护和传承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

  《华东新闻》 (2005年06月17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