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9:09 南方日报

  周末漫笔

  安立志

  标题引自杜少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只是“生产项目”,作者的“生产目的”也为大家所熟知,那就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然而,从人民网“强国论坛”看到“千重山”网友的组图“政府办公大楼美图鉴赏”之后,在为杜甫先生的“生产项目”已在今天变为现实本应感到欣慰之际,却又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惊叹和气愤。惊叹的是,座座政府大楼,金碧辉煌,恢宏壮观;气愤的是,这其中充斥着多少竞相浮华,糜费国帑。当“千重山”先生将此类建筑图片“整体性”地呈现出来时,任何人都不能不触动久已麻木的神经。图中除了上海浦东、北京房山、武汉江汉、浙江余杭之外,举凡云南红河(图中最为奢华者)、河南焦作、湖北兴山、河南长垣以及云南麻栗坡县,几乎都是“老少边穷”地区。旧社会“官不修衙”的古训似乎早已过时,杜甫先生的“目的人群”,早已从“寒士”变成了“官员”。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动辄大兴土木,挥霍民脂民膏,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统治崩溃和王朝灭亡的教训俯拾皆是,然而,真正吸取教训的又有几人?隋末唐初,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在率兵攻破洛阳后,看了隋炀帝杨广的宫殿,曾经发出这样的喟叹:“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遂命撤端门楼,焚乾阳殿,毁则天门及阙。然而,没过几年,已经当上皇帝的他,为了方便巡幸又动员人力重建洛阳宫,从而受到给事中张玄素的阻止:“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也?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李世民不无讽刺地反问道:“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这个不识相的张玄素并不退缩,“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毕竟是李世民,他终于承认决策失误,并予张先生以奖赏。

  可惜,其他的“当政者”毕竟没有李世民的胸怀,其他的“议政者”于是也就没有张玄素的幸运了。东汉之初有一诗人梁鸿,因事出函谷关,经过京城(洛阳),作《五噫歌》。原诗不长,照录如下:

  陟彼北邙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此诗原载《后汉书·梁鸿传》。这是一篇抨击统治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帝王穷奢极欲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以至于约千年之后,清代文人张玉谷仍在《古诗赏析》中说:“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这样的作品,在汉章帝刘火旦眼中,无异于“恶毒攻击”,于是皇上下令,对作者全国通缉。仓皇之际,梁鸿只好改名换姓,南逃无锡,为人作雇工。至于其与妻子因“举案齐眉”而扬名史册则是后事。

  由此可见,议论当朝政事,往往会遇到更多的桎梏和禁区。不知是否出于“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几百年后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同样是抨击统治者大肆营造楼堂馆所,其所选择的题材却是公元前的旧事——秦皇的豪奢极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些话,倘若联系实际,大概也包括着不顾农田抛荒、职工下岗、学生辍学、群众上访而野蛮拆迁、挥霍公款的意思。尽管近有考证说,阿房宫其实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又有考证说,阿房宫其实并非为项羽所焚毁,然而,他所指出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确有振古铄今之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