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大面积推广“生态修复工程”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11:56 新华网 |
新华网武汉6月17日电(郭嘉轩、周长征)经过16年的持续努力,“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万平方公里,但目前全流域仍有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需治理。今后,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将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大范围全面推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长治”工程第17次工作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长治”工程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万平方公里,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开始逆转,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预防监督、重点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多位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逐步建立。 但在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目前还有近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需要治理,滑坡、泥石流、崩岗等侵蚀强度大、向长江输送泥沙量大、治理难度大的特殊流失类型治理尚未开展;长江上中游还有200多个贫困县深受水土流失灾害的困扰。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告诉记者:2001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选择流域内9省10个县,投入900万元资金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这些试点县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舍饲养畜、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了大面积的生态修复,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监测科研成果,目前已全面通过工程验收。 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长江流域8省(市)的38个县在2004年大范围推广实施了“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当年完成治理面积104.93平方公里,实现生态修复面积240平方公里。目前,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范围和力度还将逐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