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在线:“流动救助”:彰显政府善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12:32 红网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针对以往在救助工作中被动等待受助者上门求助,救助效果不理想的弊端,该市民政救助部门最近实行了一种流动救助模式——通过流动救助小分队上街主动出击,“寻找”流浪乞讨人员,使他们更方便地得到救助,效果明显:在近5个月之内,救助975人次,其中流浪少年儿童200多人。(《信息时报》6月15日)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寻找,以管理者的流动,来适应、满足被救助者的救助需要。笔者以为,这一救助模式的转变,是对政府社会管理活动中善治理念的充分彰显,值得肯定。

  所谓政府善治,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政府以充分尊重和满足被管理者的现实利益为前提,努力寻求政府与治理对象之间的治理和谐,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善治之“善”,不仅体现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更体现在社会治理效果和公共利益维护上。很明显,救助人员流动上路、主动寻找流浪乞讨人员,这一方式方法转变的背后,既是救助对象容易的到救助和满足,也是整个社会公共福利的改善——毕竟流浪乞讨人员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如果他们总是露宿街头、忍饥受冻,那无疑不是社会之幸。

  我们注意到,自从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自愿”、“受助人员放弃救助,救助站不得限制”一直是被强调的重点。无疑,同过去强制色彩浓厚的“收容遣送”相比,“自愿救助”体现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自愿”一说显然不是指,救助站只被动坐等而不主动提供救助。也就是说,“自愿”只是受助者是否接受救助的自愿。这意味着,救助机构有责任为受助者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机会和条件。我们知道,作为社会最底层、孤弱的一群,无论在身体文化素质、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是绝对劣势,他们或老或幼,或残或病,求助能力非常匮乏。因此,现实的情况往往是,绝大多数流乞人员并非不愿接受救助,而只是缺乏求援申告的能力或者对救助本身的正确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救助人员能主动出击,把救助机会带到他们眼前,而不是在救助站里坐等,那么这无疑是对救助管理“救助”本质、善治深意的极大提升。

  实际上,主动寻找救助模式的善治价值还不仅如此。通过这种形式,除了可以提供救助本身外,还有助于救助机构主动掌握大量第一手的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类别和分布状况。例如哪些人是因为生活陷入困境而乞讨并急需救助的;哪些人又是逃避正常劳动甘愿以乞讨为业的,显然,如果这些信息能够在“流动救助”的过程中获得,那么必将有益于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深入管理。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比如划定“乞讨区”之类,但总是引来不少争议,争议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我想,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状况缺乏切实的了解,肯定是原因之一。

  可见,无论是从在具体的救助操作层面,也无论是在为宏观管理积累治理经验层面来看,无论是从社会治理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来看,也无论是从形式与内涵的协调来讲,广州市民政部门的上述救助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推广。(稿源:红网)(作者:张贵峰)(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