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原是“中国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03: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里原是“中国村”(图)
斯沃里在一座坟墓旁说,以前这里曾有汉字。

  记者在肯尼亚意外见到中国“双龙坛”后,便萌生了寻访帕泰岛上参与打捞“双龙坛”渔民的想法,以便确定当年郑和船队沉船的大体位置。

  次日,在博物馆副馆长斯沃里陪同下,记者前往帕泰岛的上加村和西游村采访。记者乘坐的小船即将靠近的上加海滩,就是传说中当年郑和的航船沉没后水手们爬上岸的地方。这里保持着原始沙滩状态,沙粒细小而洁白,岸边树木茂密。站在这里极目远望,可以看见一排冒出海面的大大小小的岩石。据说,当年中国的那艘航船就是误触这里的岩石而沉没的。

  顺着上加海滩前行,穿过一片丛林,来到上加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中后期因战乱频繁和淡水缺乏逐渐荒废,其间繁荣昌盛时期曾经是这一带的商贸中心。那艘中国古船为何远道而来?当地流行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年这里商贸繁华,中国人为通商远道而来,夜间向着上加村行驶时,未料触礁沉没;另一种说法是:1415年,马林迪国王曾将一只长颈鹿贡奉给中国皇帝,中国人来到东非是为了前往马林迪,以便从那里带回更多的长颈鹿,未料船行至此迷航触礁。斯沃里强调,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船上满载着中国宝物,打捞出来的两个“双龙坛”则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上加村遗址位于海岸边,面对大海,当年中国航船触礁后,船员们乘坐备用的小船上岸来到上加村,希望在此暂居。据说他们初来乍到时,大多半裸着身子,面孔特殊,宗教信仰不同,加之语言不通,自然为当地人所拒。为什么当地居民后来接纳了这些陌生的中国人呢?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当地有一条凶猛的蟒蛇为害多年,一位武艺高强的中国船员用刀砍死蟒蛇为民除害,赢得当地居民赞誉,使中国人得以定居;另一说是中国人起初被拒后,便乘坐自备的小船前往帕泰岛对面的大陆海岸,自己动手建成一座小镇,后来被称为栋多(Dondo)。可是不久,栋多因气候恶劣和野兽凶猛而无法生存,他们又求助于海对面的上加人。这一次他们被接纳了,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信奉伊斯兰教,于是这些中国水手渐渐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妇女通婚。

  沿着丛林小道向上加村走去,前面路边出现一座古墓,斯沃里以肯定的口气说:“那是一座中国人的坟墓。”这座坟墓与当地人的坟墓所不同的是,不是在平地上竖立一块墓碑,而是一个圆形土丘,上面用沙石混合物保护,前面矗立着一根六七米高的石柱纪念碑,而且大多数石柱上粘贴着瓷器,因为瓷器在当年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他径直走到坟墓旁,蹲下去用手抚摸墓壁,不无遗憾地说:“好几年前,我曾在这里看到过汉字,现在不见了,也许是被风雨侵蚀掉了。”

  在这次采访中,就上加村名的来源特别是上加是否与“上海”有关联,记者询问上加村民、帕泰岛上的岛民、拉木城的居民和博物馆馆员,他们普遍认为,上加源自“上海”,而且当地人还把上加村称为“中国村”。支持“上海说”的专家学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考察,Shanga(上加)的斯瓦希里语读音转化为汉语拼音为Shanggai,而在斯瓦希里语Shanghai中的h不发音。由此可见,上加的读音与上海完全一样。

  据考证,这一说法与“上海”的历史沿袭十分吻合。唐朝时期,上海称为“华亭”,1291年元朝时始建上海县,郑和下西洋首航时间已是明朝时期的1405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18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