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瑞典女作家李琳:和大爷大妈在后海神聊最惬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08:51 新华网

  36岁时她第一次来北京,学习汉语;在后海的四合院里圆了中国梦;她因为一本《金发碧眼看中国》为很多中国读者熟知;现在,她刚刚完成新作———一本面向瑞典人介绍中国的书。16日,瑞典女作家李琳(CatarinaLilliehooK)在中国大饭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本月16日,瑞典“中国通”李琳在中国大饭店接受采访。本报记者杨杰摄李琳在甘肃夏河。闲不住的她来中国后遍游名山大川。在后海生活的那段幸福时光已经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

  李琳小传

  来自瑞典的“中国通”

  1993-1999年在瑞典健身杂志SportsClub News担任记者、编辑;

  1995-2001年在瑞典最大的互联网健身杂志fitness-magazine.com担任主编;

  2001年春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同年秋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

  2004年3月在英孚教育(上海)担任培训总监职务;

  2004年秋出版《金发碧眼看中国》一书;

  2005年为瑞典一家出版社撰写新书,以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

  心:深藏的中国梦

  “现在已经36岁了,如果再不去实现梦想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在瑞典读高中时,李琳就开始“周游列国”———16岁利用暑假去英国当保姆(aupair),一边帮人带孩子,一边学英文,还可以接触到许多新的人和事。在高中和大学的几年里,李琳踏遍了欧洲和美国的很多地方。回忆起年轻时的游历,她自豪地说:“所有的旅行都没有花父母的钱。”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李琳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可能是我一直就对别的国家和文化感兴趣,所以虽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我还是打算朝这个方向发展。”大学毕业后,当朋友们都忙着开始找工作,李琳又开始旅行,这次她把脚步迈得更远———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众多东南亚国家。花去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毕业旅行之后,酷爱健身运动的她成了瑞典几家体育杂志的记者。

  李琳原本以为毕业旅行已经让自己收起了“玩心”,但工作了8年之后,她又萌发了新的想法———去中国,但这并非是她的突发奇想。

  李琳的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喜欢在业余研究欣赏中国文化艺术,受父亲的影响,李琳从小就对亚欧大陆那一端神秘的中国非常好奇。”你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梦想,“李琳说:”你不会总把它挂在嘴边,而是藏在心里。我当时想,现在已经36岁了,如果再不去实现梦想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汗:零距离接触北京

  “我一直认为汉字很好看,一看到印有汉字的东西我就会买。”

  当问到她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最深的印象时,李琳笑着说:“害怕。”那是在2001年,虽然已经在瑞典学过半年中文,但在熙熙攘攘的首都机场她还是一句话都听不懂。蜂拥而上拉客的出租车司机更是让她手足无措。

  “我最开始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中文,但是觉得效果并不好,因为同学都是外国人,缺少我希望的语言环境,”李琳说。于是读了半年后,她决定去北京师范大学学中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琳得知自己获得了瑞典的记者联合会奖学金,这让她能更安心地学中文。

  “中文真的很难。”

  “那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学了下来?”

  “我对中文的兴趣……我一直认为汉字很好看,一看到印有汉字的东西我就会买。”

  正是这样单纯的兴趣让李琳坚持学了三年中文,而且几乎每天都要为此花去10个小时。与此同时,在这个和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的国家里,她也遇到了很多“惊喜”:在公共场合会受到让她“惶恐”的过分关注和“零距离接触”;食堂做菜的师傅会跑过来问她的年龄;在长城上有一个旅行团的中国游客排队和她合影……

  尽管这些让她感到不适应,但她也开始惊喜地发现这些文化差异背后的因由。

  “瑞典人口很少,每个人的‘安全距离’很大,但在中国就太不一样了。比如在一个拥挤的车站,很多人都站在一起,我没法通过,我越走越近,但他们根本没有要让开的意思,直到我几乎要碰到他们。最开始,我觉得他们可能是不友好或是不礼貌,但后来才渐渐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她比划着说:“因为中国人口多,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我站在他们身边和站在很远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区别。”

  手:笔耕东西文化差异

  完成《金发碧眼看中国》之后,她觉得还应该让西方人更了解中国。

  2004年时,李琳有了一个想法———作为一个老外,既然自己遇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文化差异,而大多数中国人对此都毫无察觉,为什么不写一本书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来?

  最开始,她把自己遇到的有趣故事用英文写下来,然而让中文家教帮着翻译,但后来觉得这样太费劲,而且英文的思维转换成中文后让她觉得很别扭,于是李琳就尝试着自己用中文写。久而久之,一本《金发碧眼看中国》终于和中国读者见面了。

  最让李琳觉得有成就感的是读者对这本书的反馈。

  很多中国朋友都告诉她,这本书让他们“开了眼界”———原来有这么多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文化差异。李琳自己也觉得达到了写书的目的,她不仅仅讲述了一个老外在中国遇到的趣事,还让人们看到这些趋势背后的文化差异。“正是因为有这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才要去把它指出来,否则就会造成很多误解。”

  瑞典《每日新闻》日报得知李琳写了一本中文书后,对她进行了采访。瑞典国内的一家出版社也和她取得了联系,希望让她也用瑞典文写一本书,让瑞典人从她的亲身体验中更多地了解中国。“我当然求之不得。”李琳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因为她自己觉得“事情才做了一半”:《金发碧眼看中国》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人眼里的文化差异,现在她还应该让西方人更加了解中国。

  目前,李琳已经完成了这本新书的写作,但书名还未确定,该书可能将于明年初在瑞典出版。她说,这本书里也有《金发碧眼看中国》里提到的有趣故事。在介绍中国日新月异的同时,她准备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瑞典读者中西文化摩擦迸发出的火花。

  李琳相信瑞典人一定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中国正在成为西方媒体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东方大国。

  口:胡同里“神聊”

  在后海和大爷大妈们聊天,这种地道的生活让她惬意。

  现在,李琳随丈夫生活在上海,但是最让她怀念的还是在北京胡同的生活。李琳来中国1年之后,她的丈夫因为工作原因也来了北京,她便从北师大学生宿舍搬到了丈夫所在公司安排的国际公寓。但是那种豪华的公寓生活让李琳感到非常“乏味”。在李琳的要求下,他们住进了后海的一家四合院。

  一谈到在四合院的日子,李琳立马儿眉飞色舞起来。她觉得,在自家附近的胡同里闲逛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左邻右舍也经常登门拜访这位金发碧眼的邻居,虽然最开始李琳听不懂北京土话,但适应后她也能和大爷大妈们海阔天空地“神聊”了,这种“地道”的北京生活让她感到非常惬意。

  李琳说,如果问她最喜欢全世界哪个国家,她没法回答,世界太大了。但是在中国,她最喜欢的城市是北京。

  “最吸引我的是北京的文化”,她说,在北京的每个周末她都不会感到乏味,“因为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了———故宫、长城、北海公园、颐和园……”但是李琳也很担心东方城市因为商业化而失去原本的特色,她指着富丽堂皇的宾馆、酒楼说:“我最不喜欢这样的地方了,如果所有的城市看起来都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李琳来稿

  我的北京生活

  作为一个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我和别的老外一样,肯定会觉得这儿的一切和我自己的国家大不一样。这也不奇怪,西方人和中国人毕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此外,还有人口。在我的国家人很少,说实话,瑞典全部的人口都比北京少。

  很多西方人喜欢有自己的“个人空间”,瑞典人也不例外。我经常会觉得在这儿什么东西、什么人,都离我很近。好像无论我到哪儿去,到处都有人、有车、有楼。每次坐公共汽车很拥挤,地铁也一样,甚至在外面一些地方也那么拥挤。大家都忙忙碌碌地跑这儿跑那儿,大街上的浩浩荡荡的人流对一个中国人而言不算什么,在这儿摩肩接踵是很自然的。

  但世界上差不多每个大城市里会有一些节奏慢点儿的地方。谢天谢地北京也如此。我在北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后海,这儿的北京味儿特浓。很多老外非常喜欢后海这种古老的感觉———传统的中式古老建筑,蜿蜿蜒蜒的胡同,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新鲜有趣,也是一种媒介,是打开中国和北京的谜团的一把钥匙。

  为了更了解北京,我经常在胡同里散散步,观察北京人的习惯。偶尔碰见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会让我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样!了解一个国家是一个过程,你不可能马上把一切都掌握了。

  后来我和丈夫搬到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我很快就发现,这儿生活节奏慢一些,认识中国人也很容易。胡同里的人似乎生活在现代化进程之外,他们喜欢我行我素,也很喜欢聊天儿。我在胡同里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物,他们都对我特别地好奇,常向我提些五花八门的问题。

  那时,我很喜欢沿着后海的湖边跑步。有一次时值7月,正是北京的雨季,天色早已阴沉了,但喜欢锻炼的我还是出门了。在跑了半个小时后,倾盆大雨下了起来。

  行人越来越少,我到了前海的西边,有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经过我。完全出乎意料,她突然停下来,下车并指着自行车的后座说:“你坐吧,我带你去。”

  我吃了一惊,然后很快就笑着摇了摇头,表明自己是在锻炼。但这位女士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她不仅友好,也很勇敢。她本来没有必要带我去,她也不知道我会说汉语。很多不会说英文的中国人在和不认识的老外说话时会犹豫,而这位女士一点都不怕,她看到一个处境困难的人就很自然地行动起来。我很佩服她的无私,换到瑞典,肯定没人会那么友好地去帮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我永远不会忘掉那么好的一个人。虽然中国那么多人,但当你碰到麻烦的时候,总是会有人伸手帮你。这实在是一种好感觉。(李琳/瑞典)(本报记者谢来马晶/新京报)(来源:新京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