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务实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亚明

  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两岸农业界应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双赢。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岸同胞更是在合作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在发展中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陆有关部门积极会商,抓紧研究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所涉及的政策及技术问题,为推动台湾农产品在大陆扩大销售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再次说明,祖国大陆非常关心台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愿意为台湾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农业曾经是台湾的命脉,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许多变化,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滑落,农民逐渐沦落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据统计,2003年,岛内耕地面积为81.2万公顷,农户78.7万户;岛内农业人口574万余人,农业就业人口69.9万人,仅占农业人口的12%,其中中南部地区7县市农业就业人口为33.4万人,占其总就业人口比例48%;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3.6%降至1.8%。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对来自外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受限于岛内客观条件,农产品市场小、农业资源短缺、劳动力价格日益昂贵、承受风险的弹性变小,增加了生产成本,农业在岛内发展的空间更显缩小。

  面对农业发展的困境,虽然岛内的农政部门也苦思良策,并提出发展精致农业、观光农业、推动民宿等措施,无奈受惠的只是一小部分具有附加价值的农业活动,对于广大的农民大众,仍一筹莫展,只能以编列补贴预算,降低加入世贸组织对台湾农民利益的冲击,然而迄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补助农民或协助农民的计划始终未见真章,农民根本得不到什么实惠。

  台湾的农业生产早就开始朝精致农业转型,台湾农民尤其重视农产品的技术改良,研发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水果、蔬菜,还是花卉,他们都花很多心血培育新品种,力求优质高档、规模生产。比如高雄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果品,如六龟的莲雾、燕巢的芭乐、大社的枣子、大树的菠萝、田寮的龙眼和旗山的柠檬等。然而,台湾本土市场狭小,水果等产品不宜保存,一旦滞销,经常造成农民血本无归。比如去年,因为滞销,台湾云林县果农产的柳丁白白倒掉了五六千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非常期望能够有一个稳定、广阔的市场。大陆市场潜力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台湾农产品的理想销售地。台湾的农业界人士计算过,如果台湾的水果有1/3能进入大陆市场,就可维持台湾农民投入的成本;而大陆的玉米、大豆等台湾缺少的农作物进入台湾,将会大大降低岛内养殖业的成本,这将促进台湾农业的发展。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大陆方面多次表示,尽管目前两岸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认为台湾农民兄弟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愿意以最大努力克服困难,力争做成一些事情。早在今年2月份,大陆针对台湾农业生产和农民兄弟在农产品销售问题上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和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主张,得到了台湾有识之士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今年3月初发表的在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中指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指出,要采取措施,解决台湾农产品到大陆销售的问题。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与率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正式会谈,并分别发表了反映会谈成果的“新闻公报”和“会谈公报”,两份公报中均把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作为共同推进的内容。这充分反映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和善意,也反映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务实态度。

  然而,台湾当局的某些人却对大陆积极帮助解决岛内农产品在大陆扩大销售所做的努力进行肆意歪曲和攻击,并采取了人为的阻挠和限制。污蔑大陆帮助销售台湾农产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台湾的农业技术”,更有吕秀莲之流信口谰言,威胁岛内农民“小心变成中国农奴”,并且以“涉及公权力”之名义阻挠台湾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前来大陆,就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原产地认证、零关税措施等技术性问题进行磋商,说什么一定要“政府与政府对谈”。

  据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统计,2000年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金额为2.9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农产品第四大销售市场。两岸农业交流、岛内农产品销往大陆,将促进台湾农业的转型,提升台湾的竞争力,给台湾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台湾大多数民众的欢迎,岛内农政部门的负责人李金龙也不得不承认“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发展前景很有开拓实力”。台湾当局的歪曲和阻挠最后必定将以失败而告终。正如岛内学者所指出的:“台湾农民等了好多年才见到一线曙光,政治大帽子立刻祭起,莫非要置农民于死地吗?”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是大势所趋,利益使然,台湾当局如果真为农民的福祉着想,就应该拆除不合时宜的人为藩篱,实现两岸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采取措施尽快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使海峡两岸农业的竞争力在合作中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9日 第四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