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土部:八年里土地撂荒395万亩 耕地减少1亿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0:44 国际在线

  全国城镇土地撂荒395万亩

  新华网无锡6月19日专电(记者张晓松):国土资源部专项调查表明,我国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空闲、批而未供土地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表示,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新增大量建设土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占用耕地,因此,必须把节约土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新华每日电讯)

  土地须精打细算 不能让房地产商拽着城市规划跑

  本报无锡6月19日电(记者董伟)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市长研讨班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上表示,城市建设摊大饼、拉架子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对土地的精细使用势在必行,“节约集约是国情的必然选择。”

  继水资源短缺、电力能源紧张之后,土地资源也日见紧张。土地利用长期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不计成本的划拨用地模式和习惯,不但造成过去10年全国耕地减少一亿多亩的严峻现实,而且也出现了大量浪费的现象。

  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期通过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和严格收益管理,探索激励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各地各行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浙江、江苏等省市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特别是利用土地置换和引导农民“进城出村”等方式,腾出了许多土地。1

  孙文盛表示,在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用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对于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等置换方式把“边角地”、“插花地”等归并整合集中利用节约下来的土地,和通过对农村实行“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村改居”等方式增加的土地,各地可以开展按一定比例折抵建设用地指标的试点;对于利用城镇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的,各地可适当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用。

  又讯(记者董伟)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董黎明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市长研讨班授课时说,由于我国征地制度还在实行双轨制,大量的土地收益通过对农民的低补偿和出售时的市场价格流入到政府和开发商手中,从而导致征地范围难以限定在法律允许之内。而政府有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的修改城市规划,把越来越多的土地纳入到自己的“盘子”中,无限蔓延。当建设冲动遇到制度漏洞时,即便是一直处于严格保护之下的基本农田也难以幸免。

  董黎明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各级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把合理利用土地和土地管理水平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就是对土地管理制度实行查缺补漏,较大幅度提高使用增量土地的成本,提高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成本,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彻底的得到体现,把土地利用综合规划提高到和城市规划、五年规划相当的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不能老让房地产商拽着土地规划跑。”(中国青年报)

  96年至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

  国土资源部昨天公布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结果,截至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空闲、批而未供土地近400万亩。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市长研讨班暨厅局长座谈会上介绍,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与此同时,大量土地被粗放利用,甚至浪费。

  调查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108万亩,空闲土地8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孙文盛说,据估算,我国城镇土地至少还有40%的潜力,如果集约利用,每年可以节约出近60%的耕地占用数量。

  孙文盛表示,将采取四项措施,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一是继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加快修订《划拨用地目录》。二是稳步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供应。三是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步伐。

  四是要重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的作用。

  孙文盛说,为使这件事有必要的资金保证,可以考虑从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记者谢炜)

  2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