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达2600万 超过一成死于自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1:00 国际在线

  我国抑郁症患者多达2600万人 北京抑郁症患病率占2.5%———

  国际在线消息:目前,中国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但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且北京抑郁患病率是2.5%。在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办、美国惠氏药厂赞助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来自全球和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00位精神卫生领域的资深学者和专家,呼吁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就医率。

  抑郁症患病率北京高于上海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卫生经济学胡德伟介绍,最新的抑郁症抽样调查显示,北京抑郁患病率是2.5%,上海是1.7%。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何燕玲说:“就两个城市的规模、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相似的城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也觉得很奇怪的。目前很难有权威的解释,以前的调查会因人群不同,工具不同,标准不同而怀疑结果的差别,但这次调查的调查工具、调查方式等全是一样的,所以有关这个问题原因还在研究当中。”

  男女抑郁症患者比例1∶2

  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介绍,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男女比例是1∶2。

  女性为何更容易抑郁?周东丰说,女性有很多因素使抑郁症患病率高,就社会条件说,尤其是农村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差一些,这是原因之一。

  从生物学来说,抑郁症和身体内分泌的稳定性关系特别大,所以抑郁症有几个发病高峰:一是青春期,女孩比男孩青春期转型要快,比如女孩比男孩个头高;二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女性在月经期有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说明内分泌的变化是改变人情绪的重要因素;三是产后抑郁,有调查显示产后抑郁竟占到30%左右。1/3的妇女产后得抑郁,并不是因为生孩子不高兴,而是体内的激素发生非常激烈转变;四是更年期,这个时期的女性患抑郁比较高。

  抑郁症患者超一成将自杀

  据调查显示,我国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有10%至15%的人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

  对于为何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药物治疗,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邹义壮说,现在对抑郁症误解非常多。

  首先,很多人没有把抑郁症当成生理疾病,但抑郁症是由于大脑的内分泌和神经传导出现问题,因此需要药物治疗。

  第二,有人认为抑郁症是性格不好,或者家庭教育、背景造成的,这只是一部分,实际上抑郁症50%以上是生物学因素,所以要进行药物治疗。

  还有,大众普遍认为吃抗抑郁药会越吃越傻,还有副作用。实际上精神科现在用的药物与过去比有很大进步,尤其在近20多年来,绝大多数病人吃完药后能够继续工作、学习。而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且副作用很小。

  第四,大多数人认为精神方面的病很难治,而且又是慢性的、长期的,这是错误的观点。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疗,且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在80%左右。1

  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二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二、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三、排除标准: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来源:竞报

  2(来源:国际在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