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临武鸭的三次“试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1:45 红网
  编者按:

  近十年来,湖南的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迅速崛起成为全国著名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已成为湖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中的第一大优势产业、农民增收的希望产业。

  红网从6月15日至21日推出“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湖南畜牧业产业化系列报道”,力图从不同方面向广大网友展示湖南畜牧业发展的历程、思路、经验、教训,展望湖南畜牧业产业化的美好前景。

  畜牧业是湖南传统的朝阳产业,具有持续发展的不息动力。湖南畜牧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红网记者将通过实地采访一一解析。
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临武鸭的三次“试飞”(组图)
(临武鸭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临武鸭的三次“试飞”(组图)
(临武鸭深加工的原料质量与数量有了保障)

  红网郴州6月19日讯(记者欣悦)临武县有一个传说:舜帝南巡到临武,发现当地百姓生活困难但勤于劳作,于是送了当地百姓几根羽毛和几块石头。用这两样东西,临武百姓孵出了4只漂亮的小鸭子。舜帝于是拔弄琴弦,向上天祈福,4只鸭子在天籁之音中齐齐飞向蓝天。从此,临武鸭就成了临武县一个传统的畜牧产品。

  今天,记者来到临武县,也听到了临武鸭起飞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没有了神话传说的浪漫色彩,而是充满着不断试错、不断探索的艰辛。

  第一次试飞:“公司+农户” 展不开翅膀

  1996年,临武县委、县政府开始将临武鸭作为一项产业来抓。于是在政府的号召下和政策的引导下,临武鸭养殖业迅速崛起,形成规模,当时年出栏鸭达到了百万羽,市场达到饱和状态。

  鸭的销路成了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办鸭业加工厂,解决农民卖鸭难的问题。“临武鸭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一家公司的参与下,正式挂牌了。由公司与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确保鸭农的市场销路。然而,这种“公司+农户”松散的经营模式弊端不久就显现了出来。临武县副县长李希发说:“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没有办法监控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临武鸭还是卖不出去。”

  经营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停产,根本无力收购鸭农送来的临武鸭。第一次试飞,临武鸭刚离地就摔了下来。

  第二次试飞:“公司+基地+农户” 艰难振翅

  1999年10月,县委、县政府毅然组建了新的临武鸭加工企业——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了前车之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公司与基地签协议,基地对公司负责,农户与基地签协议,农户对基地负责。这样一来,有利于临武鸭品种提纯、形成规模经营、原料的及时供应和防疫抗病。有了基地作保障,公司加工的原料供应在质量、数量上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然而,正当规模不断扩大,临武鸭振翅欲飞时,却发现翅膀异常沉重。

  办基地扩大经营规模,首先就遇到了土地问题。在扩建养殖基地过程中不免要动用大量的基本农田,而国家对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政策,动用基本农田违反了国家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殖基地的规模发展。而且,基地面对广大农户,对于养殖农户的制约管理很难到位,鸭的质量和数量问题因此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种情况让临武鸭飞得很艰难。

  第三次试飞:“公司+协会+农场” 一飞冲天

  没有土地怎么办?县委、县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临武县大量闲置的山塘水库。这些山塘水库现在办成了一个个大型的养鸭农场。

  “山塘水库大多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一个农场可养数万只至几十万只,防疫起来也容易,一旦发现鸭子异常,在几个小时之内便可全部进行一次针剂防疫,迅速控制。”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建文说。

  培养大型农场水库养鸭,解决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来的弊端。水库养鸭,不动用基本农田,不违反国家政策。而且还使得原来闲置的水库重新得到利用。水库的承包价格因此不断上涨,为水库的集体所有者——许多穷困的村委会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由于养殖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或者为家庭式经营,或者为农民合伙所办,资金投入较大。这就迫使农场主们不得不遵守有关政策,遵守相关质量标准,否则公司不提供鸭苗。这种经营模式由原来的公司与农户打交道,变成了事实上的公司与公司打交道。商业化运作提高到了新的层次。

  这种模式运作后,在养殖农户的要求下,临武县组建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协会出面与龙头企业议价,保护鸭农利益;为鸭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会还与龙头企业进行协调,对养殖户实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的“三统一”服务,并开展技术培训。在协会的张罗下,临武鸭不但卖到了好价钱,还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衡东的老板陈秋阳和临武当地13个农民兄弟出资60万元在当地高安水水库合办了平润临武鸭养殖农场。看着在青山碧水间嬉戏的鸭子,他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2004年,这个养殖农场出笼临武鸭12.8万羽,产值189万元,养鸭就获利20万元。他们还养了鱼,一年收入也有20多万元。这样他们每个股东一年收入平均达3-4万元。“我就是看中了临武的政策才从衡东来的。”他说,“我们现在养鸭觉得很有保障。”

  由于这种模式农户投入较大,为了减小当地农户资金压力,临武县政府出台了对养殖户实行“5、4、3”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只临武鸭,信用联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指定的饲料经销商赊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据测算,1只鸭成本约12元)。贷款和饲料款在交鸭时扣除,并保证鸭农每只鸭1-2元的利润。

  “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临武鸭养殖农场由原来的5个迅速发展到60个,临武鸭养殖农场逐步从县内延伸到郴州、宜章、桂阳、宁远及广东连州等地,并吸引了部分港商投资兴建临武鸭养殖农场。“到2010年,我们要实现1000万羽的临武鸭加工量。”临武县县委副书记谢建国充满信心的说。通过三次“试飞”,临武鸭越飞越高。(稿源:红网)(作者:欣悦)(编辑:何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