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栏锐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2:34 人民网-江南时报

  监狱分级先要科学分类罪犯

  全国监狱局长会议17日在沈阳召开,完善监狱刑罚执行制度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三类监狱关押罪犯的种类和标准正在讨论和制订中(据《新京报》6月19日报道)。监狱分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监狱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行刑成本;有利于罪犯的分类管理、分类矫治;有利于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有利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等等。但是,监狱分级的优点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它必须有一个前提:罪犯的科学分类。罪犯的科学分类应该成为监狱分级的基础性要素。除了15年的关押期限和累犯、惯犯还是偶犯、初犯的认定具有客观性以外,暴力逃脱倾向、人身危险性等要素都具有极大的判断主观性,而当一个具有极大主观性的要素作为决定一个人进入不同等级监狱的条件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湖北 张若渔

  “群众举报占7成”有隐忧

  去年到现在,河南检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26485件。在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72%(7成多)来自群众举报(据6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固然没有错,但是,有了雪亮的眼睛不一定会有果断的举报。何况,群众举报只是外部监督的一种方式。像职务犯罪这样的犯罪事实,作案者大都是在背地里进行的,其行为非常隐秘,一般群众是很难知情或知情不深的,他们自然就不容易掌握确切线索。笔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把揭露、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希望大都寄托在了群众举报上,这不免使人产生疑问:难道检察机关的查处工作非得坐等群众举报?如果没有群众举报,职能部门就不能发现问题?换言之,我们检察机关的行动能不能主动些,尽早对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予以查处?问题在于,目前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惯常采取的态度是“没有举报不主动介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山西 大丫山

  中国青年整体形象岂能被“妖魔化”

  上海一家媒体5月末对江浙沪三地1289名年轻网民进行了一项关于奢侈品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曾有过特意积蓄一段时间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达到了人均22062.8元。越来越多年轻狂热的“消费敢死队”队员,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思(据6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来,各种奢侈品消费调查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地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青年———一个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难形成规模的年轻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中国快速成长!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首先,此类调查结果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并以全面真实的消费数据作为基础,值得推敲和质疑。其次,事业有成的年轻老板、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是青年人中的精英分子,即便这些人都喜欢奢侈,也不足以证明中国青年已经成为消费奢侈品的主流人群。如此一来,在无形中就将中国青年的整体形象“妖魔化”,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和必要的反思。

  山东 陈贞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21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