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双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4:13 山西日报
李双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图)
  在太钢,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工人,都亲切地叫他“李师傅”,平凡之中几多敬重。这是因为:李双良这个名字已永久地镌刻在太钢历史上;“双良精神”已深深地铸入企业精神的灵魂

  20多年前,一位将要退休的老人,面对堆积了半个世纪的渣山,主动请缨,不要国家一分投资,历尽10年辛苦,硬是把渣山变成了花园,创造价值1.4亿元。

  他就是人称“当代愚公”的太钢集团公司退休工人李双良。

  如今,对于一个已年过八旬的老人而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这些熠熠生辉的往昔只不过是生命的一段历程,而由他的事迹提炼生成的“双良精神”却已成为太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

  从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人仍然执着坚定的目光里,从他身边工作着、生活着的同事和子女的讲述里,我们深深地体味着、感动着———

  太钢渣山堆积几十年,想治渣的不少,可不是要价太高,就是时间过长。李双良以企业主人翁的朴素情感,不要一分投资,只要一个治渣权

  杜满良(太钢集团公司学双良办公室主任)———

  太钢的废渣从阎锡山那会儿就开始堆,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形成了占地2.3平方公里的一片渣山,堵在太原市的上风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染源。那时我在运输部工作,废渣堆积高达20多米,运渣的火车爬也爬不上去,经常发生翻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

  这么多渣咋个治法?当时人们提出了好多方案,可要么是规划时间太长;要么是要的价码太高。从渣场快要退休的李师傅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只要一个治渣权”。他可不是一时脑袋发热,他是经过仔细测量和计算后,才敢挑起这副担子。上世纪50年代,他就是全国冶金系统表彰的“爆破大王”。但到底能干成个啥样,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但李师傅带领渣场职工,硬是用小平车、拖拉机,捡出废钢、搬走渣山,创造价值1亿多元,人们真是打心底佩服他,给他多少奖励也不过分。

  1990年1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太钢时题词:“学习李双良同志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把太钢办成第一流的社会主义企业”。之后,太钢及各二级单位都成立了学双良的组织机构,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年年有重点,层层树典型,共青团开展了“学双良精神、做双良传人、创一流业绩”活动,“双良”精神成为太钢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绿树成阴,鹅舞花塘,渣山公园出现在了太原新版旅游地图上。李双良不仅亲手打造了这片休闲园林,也为太钢创造了环保治渣新模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牛海虹(太钢加工场渣场工段党支部书记)———

  在外人眼里,我们渣场如同花园一样,7万多平方米的绿地一派葱郁,成群的鹅、鸭子、鸽子嬉戏在荷花塘边,成为太原新版旅游地图上的一景。这里还是有关部门命名的“爱国主义”、“环保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参观者达上万人次。

  但很多人不大知道,这里还是太钢生产链条上的尾部工段。每天都有废渣产生,如何根治?绝不像愚公移山那么简单。李师傅比愚公高明的是用智慧搬山,不仅从渣山中淘出了废钢废铁、回收利用,而且变废为宝,用废渣做原料,生产水泥和护坡砖、免烧砖等矿棉制品。为减少扬尘,我们现在在生产区装上了喷灌设备;为便于利用,对废渣实现分类倾倒,走出了一条环保治渣新路子,几乎没有新堆积产生。目前渣场采用磁选技术,年可利用废渣15万吨,去年创收4200万元,实现利润260余万。

  我们这个支部共有党员16人,李师傅的党龄比许多人的年龄都大。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别看李师傅82岁了,可学习几乎次次不落,这对年轻党员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带动。李师傅退休后,被聘为太钢治渣顾问和关工委副主任,曾是4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和课外辅导员。他进学校作报告、给年轻党员讲治渣史,现在听起来仍令人震动,是我们学习和前进的标杆。

  这位太钢名人,一大家子几乎都在这个企业工作,其中有7人是共产党员。老人的荣誉对他们是莫大的鼓励,更是无形的约束。不争名不争利是李双良传给子女的最大财富

  李凤林(李双良大女儿,太钢渣场职工)———

  最近几年,父亲上年纪了,记忆力和反应大不如从前,可对以前的事儿却记忆犹新。父亲小时候家里穷得连饭也吃不饱,1949年,他到解放军刚接管的太钢上班,每天1.5公斤小米,从小没吃过饱饭的他常感念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家庭。快退休了,他放着轻松的日子不过,一头扑到渣山,没日没夜,回想治渣的那十来年,他几乎没有按时回过家,累得到家连话也不愿多说,家务事、管孩子全是母亲一个人操持。

  我们全家四代一共22口人,参加工作的绝大部分在太钢,有7人是共产党员。按协议,父亲能够提取治渣收益的10%,就是1%也有上百万。但父亲把钱留给了企业,建宿舍、建学校、建花园。全家人都很支持他,因为企业就是我们的家,国家和企业给了父亲很多荣誉,这是用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退休后父亲住着厂里分配的小二楼,出门有专车,领着退休金,生活很幸福。退休这十来年,他一天也没闲着,他说每天来渣山转转,感觉才特别踏实。他常对我们说,不要以我的名义向组织提任何非分的要求,你们在各自的岗位把工作干好,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太钢集团不断取得进步,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学习李双良。“双良精神”是太钢人的骄傲和工人阶级的荣誉,是太钢企业精神的灵魂,是不可能、也永不会过时的

  吴晓程(太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2003年,李师傅过80大寿,我们集团班子成员带着蛋糕、鲜花到家中为他祝寿。对于这样一个模范,我们全公司上下都始终怀着一份深深的敬重。“双良精神”是太钢企业精神的灵魂,是太钢人的骄傲和工人阶级的荣誉。太钢这些年来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双良,带动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这十多年来,我们不断赋予“双良精神”新内涵,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现在归纳起来就是:奉献、创业、团队、进取、敬业,其核心是主人翁精神。有一年,我们在滨河体育中心搞了一次大型活动,退场后未见一片纸屑,令管理人员非常惊讶。这种珍视企业形象的行为,就是李双良“把太钢的事当作自己家的事”的现实体现。

  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提出,太钢要实现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奋斗目标,仍迫切需要弘扬双良精神。员工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这种主人翁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

  5月的一天,走进太钢渣场,过去曾经飞尘弥漫的空间如今处处充满了生机。站在这位老人的办公室向外望去,渣场护坡上用水泥砌着的“团结就是力量群众是真正英雄”13个大字还是那样醒目。老人谦虚地说,这么大的事业,靠我一个人哪能弄成,事情是大家伙团结一心干出来的。神情淡定之中,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1993年,李双良退休之时,太钢在渣场为他树起了半身铜像,这种待遇在全市也是绝无仅有。

  ———2003年,太钢把渣场门前的这条路命名为“双良路”、把西大门命名为“双良门”。

  这表明,在太钢人心中:年华可以老去,但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了不起的老人。

  本报记者杨彧(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清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