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有翠竹(路边拾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鲁之洛

  家有翠竹,二十多年来和我相伴相依,为家点缀雅致,带来宁静,增添温馨。

  也算缘分吧!翠竹来得十分偶然。五六十年代,一般公职人员的住房,大都由单位临时分配,就是在现单位,也是要常搬家的。好在那时只需将席、被、衣物一卷,就可挪到新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顶着知识分子帽子的我,分得了五层楼上的一套三室一厅住房,老少三代七口,总算得了宽余。更令我惬意的是,这是新区,属郊区,翻过一道坡就是满眼碧翠的桔子林,是每天晨跑最理想的所在。一天,我正跑着,远远发现平整的土路中间晃着一丝绿影,跑近细看,是一根破土而出的小竹笋,怪逗人怜爱地挺挺直立在晨风中。我正感叹生命的伟力,忽见不远处连绵的竹丛,想来竹鞭伸到哪儿,芽儿就会从哪里爆出,不足为奇。奇的是随后的春去夏来,秋更冬迭,这长在小土路上的竹笋,未遭践踏,居然长成了结实的新竹,挺挺地披风载雪傲立路中。一日,一位老园丁荷锄而过,我问他可不可以将竹送我,移居阳台?他笑笑,连声道:要得,要得!它在这里遭受风雪,进了你屋里,就贵气啰。但不经风雨,恐怕也难把它养活。这老园丁既热情又细心,挥锄绕竹一尺见方范围开挖,保留细根的全部原土,并用桐树叶包裹好,才让我扛回家。

  我先在阳台一角砌了个两尺见方、一尺多深的小坛,又从附近菜地里挑来三担肥泥填满,将竹子种在里面。小坛傍东面天,迎朝阳,夜漂雨。时日一久,就应了老园丁那话,那经风沐雨、常披阳光的小竹,很快成活长高,翌年春就发出许多小笋,不到两年时光,一杆瘦竹就有了子子孙孙,长成了一片茂竹,绿荫荫的一团,蓊蓊郁郁,站在阳台之上。更风光的是,绿影掩映楼角,煞是扎眼,招来过往行人一片眼光,且成了我家住房的标志,朋友们打听我的住址,只需说在那有绿竹的楼上,就能准确无误找到。住在附近的八旬画竹名家粟干国老先生,常来楼下闲游、仰观。不想此后他老人家的画风渐迁,原先画面上稀疏的瘦竹,变为铺满一纸的茂竹,生气勃勃,极富朝气。

  九十年代初,我告别了这栋楼房去珠海办报,一去六年,归来时,阳台上的花木都已枯死,唯这片翠竹,有阳光雨露养着,虽在风霜的侵淫下有几分凋零,剪去枯枝败叶,仍留下团团苍绿。自此后,每年冬天,我全家都去南边避寒,一去三五个月,让翠竹孤寂冷落地代我守家,它一如既往,艰难地抵挡风寒,且以满身新绿,静候我们归来。

  世纪末之春,大儿媳调往长沙,将一套四室两厅的楼房让给了我,楼层不高,面积又宽,令我恋新,但翠竹那份老友情意,又叫我难以弃旧。在决定搬入新房之前,先将翠竹从小坛里请了出来,将它一分为二,学着老园丁的样,每蔸根部留足原土,然后移入两个大花盆,一同迁入新居。自此,翠竹成了我们家一道独特的风景。姐妹俩轮换着,一个在客厅值班,一个则在阳台饱赏阳光雨露,半个月一轮回。它们就这么内外映衬。每当我看书双眼困涩,翠竹就用它满身的绿汁,浣洗我的双眼,让它清凉和顺;每当我胸存梗塞,写作不顺时,静面翠竹,它那微风中微微飘动的绿叶,像只只小手抚平我的心胸,使我茅塞顿开;每当心情兴奋,激动难已时,泡一杯绿茶,躺于翠竹旁,款款领略竹的轻歌低吟,我的心也变平静了……

  有时,夜半梦醒,见满窗铺着柔白月光,在对面壁上,印了好大一幅墨竹图,好像已故老画家粟干国先生笔下的浓淡相映的墨竹。千百情结,勾我难以入眠。我披衣步入阳台,徘徊在月影蒙蒙的翠竹旁。月色溶溶,夜风轻轻,那临风映月的繁茂绿叶,柔舞,轻歌,款语,像在诉说多年辛酸,又像在细述情谊……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21日 第十五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