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专利成果从深闺请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0: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一项专利成果,如果不能产业化,那等于说躺在专利库中“睡大觉”。这种“睡大觉”专利和国际上“休眠专利”还不同。后者是国际上一些人的有意行为。他们申请专利有些并不是为了实施,只是一种“跑马圈地”———申请专利仅是为阻止别人涉足某一领域。这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熟悉的抢注商标。

  睡大觉的专利成果有多少呢?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已经拥有专利成果80多万项,但专利转化率不足10%。也就是说,90%的专利成果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作用。日前《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称,高校77.2%的专利成果没有产业化。看来,高校专利转化率远比社会平均值要高。

  为什么这么多的专利“休眠”呢?有人说,我们实施专利制度时间还不长,专利质量差,所以导致专利转化率低。这当然有道理。但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宋玉泉教授则认为,关键是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在资金支持上,推动专利技术的转化。

  试看每年国际专利日前后,各地宣传的重头戏,都放在某地申报专利量达到多少多少,增长又多少多少。从这里不难看出,各地在专利政策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数量、轻效果”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地方对申报专利成果,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励补贴措施。至于申报成功后到底能给社会创造多少价值,到底如何鼓励这些成果创造价值,似乎到现在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此外,专利发明人要价过高也是专利不能转化的又一重要原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许多发明人其实即或是不收钱或者少收钱,也找不到把专利产业转化的路子。笔者手头上就有一个例子。汕头大火后,笔者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现在火灾救生装置不能全用“土方”。一个罗姓读者把他发明的钢索链控降式高楼救生器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寄给笔者。在致笔者的信中,这位专利发明者称,他是一个弱视患者,有感于“9·11”后高楼火灾救生之难,发明了上述专利。“我的专利可以不要钱,谁拿去实施都可以,关键是让它能够造福国民。”

  社会上还有多少个罗先生,渴望着把自己发明的专利从深闺里请出来,让它们能够造福社会啊。在这点上,社会确实要改改“重数量,轻效果”的做法了。

  今日时评(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