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区世相多面睇 水池清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0: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小区世相多面睇 水池清洁(图)
储水池连盖都被掀开了,叫人怎敢喝池子里的水。纪粤鸣 摄

  投诉不断

  没洗,不能喝;洗了,更不敢喝

  地点:天河某小区

  投诉:水里有活虫有水不敢喝

  家住天河某小区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的自来水龙头中近日经常有红虫流出。

  昨天,记者在张先生家看到用水杯从水龙头接了一杯水,杯中有2条细长的红色小虫正在水里游动,长约4~5毫米。张先生告诉记者,自来水中出现这种红虫已有一段时间了,他的周边很多邻居也反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被迫买桶装的纯净水来喝,做饭洗菜都靠它。他们一家三口,一桶纯净水大约也就能够用三天。为了节约用水,平日买菜的时候,他们为了节省洗菜的水,就只能买些冬瓜、土豆和豇豆来吃,压根不敢多买新鲜叶菜。

  张先生所住的楼房是幢13层的小高层。他的邻居们反映说,自来水中的红虫来自于楼顶的蓄水池。

  地点:东山电车站对面宿舍楼

  投诉:清水变浊水沉淀成细沙

  住在东山口电车总站对面一栋干部宿舍楼的李太太说起家里食用的水池水就很无奈。“现在我们家里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根本不能喝。”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她起床接的头一杯水都浑浊得很,水里的“悬浮物”不停地打着转,运气好的话,还可以遇上大小红虫“大驾光临”。她说,现在家里每接一茶杯水池水,杯底都能沉淀出一层薄薄的类似于虫卵的深红色小沙子。

  李太太向记者反映,由于这种小沙子大量沉积导致水管淤塞的情况屡屡发生。他们家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把水龙头拆下来清洗干净,“要不水都流不出来了。”

  地点:海珠区某小区

  投诉:水池水漂白粉味道太浓

  海珠区某小区业主陈小姐告诉记者,“要么很长时间都没人清洗过我们的水池,要么清洗过后那股漂白粉味道呛得你没胆喝水。”她说,每逢清洁水池后的两三天内,小区业主们都没法用自来水洗菜做饭甚至洗澡、洗头发。因为水里的消毒水味道特别浓,气味特别刺鼻,根本就不能用。“用这种水洗头,头发发涩容易断。用来洗澡皮肤特别干。真怀疑这水因漂白粉过量,水质有问题了呢。”她气愤地告诉记者。

  标准睇真D

  一般来说,现时广州市的居民住宅楼三楼以上的住户食用的都是楼顶的供水储水池水。目前广州共有这种二次供水储水池约24000个,蓄水体积超过108万立方米,全市2/3的市民吃用的就是这种“水池水”。但由于种种原因,约有5800个水池自身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记者调查

  得知,按照规定,这类水池应该每季度请有资质的清洁公司清洁水池,保证水质清洁。近日广州遇雨季,不少居民致电本报投诉:水池水里出现活红虫;水龙头又被沙子堵死了;就算请人清洁后,水池水仍旧不能吃———漂白粉味道太浓了!问题多,让人不得不对小区住宅二次供水储水池的卫生和管理问题倍加关注。

  策划 / 陈穗华

  撰文 / 记者 杨进、叶平生

  每季度都要洗水池送水检测9项指标

  市政园林局供水处副处长袁永钦表示,居民家庭的自来水中出现红虫,主要原因应该是楼顶水池长期没有及时清洗消毒所致。他告诉记者,由于种种原因,全市约有5800个水池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清洗消毒,不免就有灰尘杂物进入,从而产生沉淀,给藻类等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造成水质污染。市政园林局只要接到市民投诉,就会责令有关责任单位进行及时整改。

  据规定,像广州这样潮湿天气居多的居民小区楼顶蓄水池等“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每季度至少应进行一次水池水质的常规检查,并对这些储水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而且,他强调相关单位在清洗完水池后,还必须将水样送交水质检测部门进行浊度、细菌等9项指标检测,确认合格无误后,方可让市民放心饮用。

  但袁副处长也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市民自身的组织和维权更为重要。他们应该通过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组成业主委员会,加大对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的楼顶水池的监察力度,及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对水池进行清洗、消毒和水样送检,以确保饮水安全。

  记者调查

  超两成楼顶水池找不着主儿

  水池水投诉多多,归根结底是清洁不彻底。广州市目前的楼顶水池清洁到底有什么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据了解,目前广州共有居民二次供水储水池约24000个,蓄水体积超过108万立方米,全市2/3的市民都是通过楼顶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取用自来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约有5800个水池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目前广州市的楼顶水池的清洗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现场:楼顶青藤缠着水池生

  昨日下午,记者在荔湾区周门街某小区一幢已有20多年历史的9层楼顶上看到,楼层的一些住户竟在水池周边栽种了花草,有些地方甚至被“开发”出来种上了蔬菜。记者放眼四望,发现此一景观并非“独此一家”,附近几幢楼楼顶水池边上各种花草正蓬勃生长。有的水池甚至被藤状植物“全身”包裹了起来。有水池清洗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植物缠在水池周围,很容易孳生蚊虫,植物根系生长也很容易破坏水池的结构,所以他们多次要求业主将这些植物清理掉,但都无人理睬。而他们也没有权力强行清理掉。

  追踪:消防阀门存剩水生红虫

  据某楼顶水池清洁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清洗老城区楼顶水池时发现,不少水池的透气孔、漏水孔、进人孔的密封性会存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些水池甚至连盖子、纱网都没有,池水敞开式地与空气接触,雨水、小虫、杂质更是可以直接落入水池中。

  工作人员还反映,由于老城区的水池年久失修,设施陈旧,一些旧水池内壁上连瓷砖都没贴,水池内的水泥涂层已开始出现脱落;有些水池的进水管开始生锈,水池内的浮球也失灵了。而且,由于老城区楼层内的消防阀门长期未检修使用导致生锈,所以清洗水池时打不开,每次清洗之后管内剩余的水排不出去,易孳生红虫。

  揭露:物管自行洗水池缺监管

  记者了解到,有个别物管没有将定期清洗楼顶水池列为管理内容之一,因此要对用户额外收取洗水池费用时会遭拒绝。物管公司如因此放弃管理,天长日久水池里就会孳生出红虫。此外,一些物业管理公司为省钱,请一些无资质的清洁公司来清洗,甚至自行简单清洗,从不做水质检测报告。因为缺乏监管,他们这种做法也无人过问。

  惊讶:免费洗水池业主不配合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政府已拨出专款,通过招投标有资质的清洁公司对老城区里部分无主水池的水池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免费清洗,但有街区居委会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有不少业主竟担心要摊分水费,阻止清洁公司工作人员上楼作业,水池自然变脏。

  对症下药

  区政府拨款为无主水池换盖

  无主水池要先上报管理部门

  记者了解到,老城区内没有物业管理的楼层楼顶水池清洗,首先要作为无主水池,通过居委会、街道、区市政和建设局,然后上报到市政园林局供水管理部门,由区市政和建设局统一招标有资质的清洁公司进行清洗。以荔湾区为例,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他们采取这种办法后解决了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楼盘楼顶水池的无人清洗易二次污染的问题。近两年每年区政府都要投入60多万元,并统一为这些无主水池更换水盖。

  居民自筹资金安装直供水

  楼顶水池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流到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被二次污染的根源,所以改楼顶水池二次供水为直供水是消除二次污染的最好办法。记者了解到,在老城区内,芳村区、荔湾区不少地方已将楼顶水池供水改为直供水,自来水通过管道直接送到每家每户,不用楼顶水池中转。

  荔湾区市政和建设局供水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区有一半的老楼房已经改为直供水。他告诉记者,要改成直供水,每户所需费用在2000元~3000元间,费用来源基本上都是自筹的。

  精明贴士

  清洁公司洗水池要两证俱全

  楼顶水池清洗过程怎么样才是规范的呢?对此,很多市民并不太清楚。一家有资质的楼顶水池清洁公司负责人给记者讲述了整个清洗过程:

  贴出停水通知两天后,将楼顶水池内的水放至30~40厘米深,然后派出配有上岗证和健康证的工作人员来到水池旁。清理水池附近的垃圾后,工作人员再穿水裤下到水池内,用刷子清洗墙壁、池底,检查水池内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填表后交由楼长签字确认。清洗两遍后,再投入从广州市卫生防疫站购买来的对人体无害的专用消毒药水,最后放水密封水池。他表示,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有任何疏忽。这些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每年都要年审一次,上岗证要通过广州市城市供水行业协会的考试才颁发,清洗楼顶水池的清洁公司还必须具备卫生许可证。

  广州市穗红清洁服务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广州市内有资质清洗楼顶水池的清洁公司只有20家左右,市场上有很多资质不全的清洁公司或者“个体户”。

  对这些清洁公司,市民如何识别哪些是有合格资质的呢?行家介绍,首先是检查清洁人员的上岗证,这是最主要的办法。上岗证一般长15厘米,宽10厘米,配有照片和广州市城市供水行业协会的钢印,有效期一般为一年,清洁人员配戴时很容易识别。另外,在清洗水池前贴停水通知时,有资质的公司一般盖有红色印章。(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