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春的觉醒,生命的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2:16 新闻晚报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的花样年华,黄金时代,如花般的灿烂与稚嫩,如纯金般的浑厚与夺目,那是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绽放的美丽和力量:你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你会有一个怎样的选择,差不多就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生命的层次和轨迹,所以青春是明亮的,无畏的,又是充满挣扎的,你会看见命运之神正通过你的手抒写着你的人生。《生逢1966》是胡廷楣的长篇小说,正处于“文革”时代的陈瑞平选择了“革命”,《我在剑桥》是写实的随笔,正处于改革开放年代的李晓愚选择了著名学府剑桥大学,他们拥有的是反差鲜明的青春。

  ——王雪瑛

  另一种“青春读本”

  ——读长篇小说《生逢1966》

  刘绪源

  现在标榜“青春”的读物已越来越多,大多是文字美艳而浮泛雷同,有一种无病呻吟的套路。这本《生逢1966》也可说是“青春文学”,趣味和境界却全然不同。当然,这是说它以青春为题材;而不是作者的年龄。

  青春究竟意味着什么?除了生命活力的张扬,除了爱的萌生和觉醒,除了对人生重担的最初体验,青春还意味着一种痛苦,一种裂变,一种从失望和失败中挣脱出来的生命过程。经过这一过程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熟。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这一过程的极端形式。那一代初中生、高中生,即后来被称为“老三届”的少男少女们,一下子卷入了“文革”的狂风暴雨中。小说的主人公瑞平怀着一种积极的虔诚投身这场运动,从容而大方地参加和“北京红卫兵”的辩论,他的自信而有条理的阐说被无理打断,他被野蛮地宣布为“混蛋”、“狗崽子”;他一点也想不到的是,邀请他上台辩论的那位女红卫兵,竟抽出了皮带,将那金属扣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今天看来,这种群众场面近乎荒诞,但在1966年,这却是全国上下到处可见的、理直气壮的“革命”。紧接着,瑞平一家和中国的无数家庭一样,被抄家,被批斗,生活顿时变了,仿佛陷入地狱。父亲死了,母亲病了,他因为要“革命”,和母亲也不说话了。

  这场运动真的“触及灵魂”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原来的自我……

  这种灾难骤降的青春境遇,让人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那位原本满身阳光的丹麦王子,不是也突然遭遇父王被害、母亲改嫁、爱人发疯、国内一片混乱的变故,自己也近乎疯狂么?批评家别林斯基正是从“青春文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灾难性的描写的,他说:“是什么使他陷入这样不堪忍受的对自己的斗争?原因是现实和他的生活理想之间的不相适应。”别林斯基认为,每个人都有幼年时期,即精神和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时期,这时他会感到幸福;但接着而来的青年时期,就意味着向成年过渡,这种过渡往往是分裂的。在别林斯基眼中,“分裂时期”是人人不可免的,只是哈姆雷特原先的崇高和现时面临的黑暗造成了更大的反差,所以他的“分裂”更可怕,也更具典型性。

  这样看来,《生逢1966》,只是将青春的“分裂”推向了极端罢了。今天的少男少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体验人生的这种过渡,是那种悄没声息的渐变,对于青春来说,都是一件严重的事。我想,这就是这部“青春小说”给予今天的青年们的充满哲理的震撼。它决不是那些美艳浮俗的呻吟所可比拟的。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孙立梅

  在一个年轻人叫嚣着没有好书读的年代,作为胡廷楣眼中的“另一代人”,生于1976年的我,仍然为《生逢1966》的故事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个上海少年陈瑞平。年轻的他有两个梦想,清晰的梦想,是一枚红袖章,但随着他对自己出身的追踪和疼爱他的养父母先后去世,这个梦想逐渐褪色;模糊的梦想,是他的同学,清丽明朗的女孩蔡小妹,但因为另一个女孩汪蓓蓓的介入,这个梦想像蔷薇泡沫般破灭,却在他日后的生命里愈加清晰,而不离不弃。我曾认为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最好的描述同时代北京少年的电影,但那部电影更偏重“爱情”而有意忽略了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生逢1966》更像是一部上海版的“青春残酷物语”。

  当然,《生逢1966》的故事没有这么简单,作者不厌其烦地写着他记忆里的石库门和学校:那些精明细致打点着一家生计的上海主妇,那些在篮球场上发泄着过剩荷尔蒙的男学生,那些往脸上抹“雪花膏”却仍如花苞初绽般美丽的女孩子们;书中不少地方,都会让我感觉作者描述得太过细腻了,这些枝蔓难免会削弱主题,但是,我又可以理解,对沉浸在往日情怀中的作者来说,这一切的细节,无疑都是滋润他心灵的线索。

  出版社在腰封上很煽情地写着“谨以此书献给老三届”,我想补充的是,胡廷楣用尽四年心力写这样一部厚重而不流行的小说,他只是想给自己的同龄人们一个迟来的说法,向我这样桀骜不驯的后生小子们做一次有力的抵抗:你们理解也罢,不解也罢,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这就是我们的青春、爱情、欢笑、怅惘、眼泪、以及疼痛。

  作为作者眼里的“孩子”辈,我也有不理解陈瑞平的地方。比如,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正”一些,他抛下养母回乡寻亲,甚至在养母被打倒之后再也不肯开口喊“妈妈”!那个特殊年代,真的会让一个少年如此“异化”吗?不管后来陈瑞平表现出了如何的忏悔,我仍然对此耿耿于怀。

  再比如,陈瑞平爱的居然是正统得在我看来不像女孩子的蔡小妹,而不是漂亮得被上海人称为“妖怪”的汪蓓蓓!我浅薄的想法,一个少年的初恋应该是带点浪漫色彩的,蔡小妹似乎并不符合这个标准。阴差阳错地,陈瑞平跟汪蓓蓓的桃色故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在北大荒,蔡小妹仍然可以两度前去寻他,即使知道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陈瑞平却“没脸见她”,以至后来小妹另嫁他人!这是一种男人的懦弱,还是自尊呢?难道,有“我不管,我偏要”这种情意结的,永远只是女人?愿意义无反顾隐忍等待的,永远只是女人?

  最后想起伍佰的一句歌词,“听说人生的路崎岖,也有风也有雨;听说爱情它没道理,你只要做你自己。”

  别样的青春 剑桥的岁月

  ——读《我在剑桥》

  小辰

  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出国留学已经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能力可以做出的选择,问题是你为什么要留学,你的目标是什么?

  《我在剑桥》的作者李晓愚很赞成罗素先生的观点:“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在全球化的今天,去另一个国家,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冲击,一直是她心底的一种渴望。她很幸运,她有实力,成了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她经常会收到许多高中生的来信咨询,在剑桥完成4年的学业需要80万人民币,是不是值得呢?

  她的回答是,“剑桥值不值80万,不仅在于剑桥,更在于打算经历或正在经历它的那个人。若是海绵,就会在汲取中丰富;若是塑料布,即便在汪洋大海中浸泡过,还是滴水不入。剑桥是博大的,是敞开的,能取走多少,就要看各人了。”

  从她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她心智的成熟。

  8年前,当时还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的李晓愚作为中国青少年的唯一代表,独闯巴西,参加国际青少年会议,并因其出色的表现被推为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主持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她后来被保送到复旦念大学,毕业后获得英国政府全额奖学金赴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在这本《我在剑桥》的书中,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诚地记录下了她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抒写着青春成长的感动和喜悦,表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迷人风采。

  也许你会有兴趣读一读她眼中的剑桥,不仅仅是为了去异国留学,而是阅读一段特别的青春,一种丰富的人生,一种生命里的成长与美好。

  “年轻的生命是引人注目的,他们不仅代表着未来,也意味着现在。”此书策划人贾梦玮表示,策划此书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分享青春的经验,生命的交流,心灵的环保。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