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经济:中美经济界人士点评中国市场经济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4:54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1.1万亿美元。但是,由于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商品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常常会受到不公平的反倾销制裁。到2004年,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这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上,中美两国经济界人士就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此次“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旨在推动中国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世界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先生在论坛致辞上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世界各国应深入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对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市场经济国家本质上是一样的,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许多国家忽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缺乏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研究,要求中国承担与其权利不对等的义务,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

  据介绍,由于世界多数国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这些国家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通常以第三国的同类产品来计算成本。由于被选取的第三国劳动力成本往往高于中国,因此会导致中国产品遭受不合理、不公平的反倾销制裁。按照目前较为通行的评价标准,辨别一个国家是否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看该国的资源是否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控制程度如何,企业在市场当中是否拥有自由竞争的权利;金融环境和贸易环境是否公平,等等。在这些标准当中,最为主要的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对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先生表示,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无论从商品资源的配置,还是从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都很高。(商品方面)仅有几种产品(价格的制定)国家还给予指导。从要素来看,除了极个别的要素还有所管制(之外),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从政府来看,原来由政府审批(的)体制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政府的管理范围和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近年来,中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国务院专门出台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力、石油等关键性行业。此外,中国还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善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美国的经济界人士也对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他们还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布莱克默教授表示,中国政府可以在推动企业在市场当中自由、公平竞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为,中国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使本国的经济更有竞争力。

  美国国家经济调查局助理研究员科勒斯教授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更便利的途径,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国的企业也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是把资源用到受益最高的地方,其次是可以进行再分配,使资本和资源从低产出的领域向高产出的领域流动。(对于企业来讲,资本市场要求)经理人对资本进行高效的使用,在公司内部使用最佳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听众朋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逐步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已经有约40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参加此次“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的两国经济界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也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来源:国际在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