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剑桥:卖画就像割自己的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5:16 南方日报

  重彩

  本报记者南小渭梅林

  王剑桥是个画家,他的名字早在两年前我就听说过。第一次听别人说起的时候,我刚来东莞不久,那个时候他被描述成一个画家。数天之后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斜仰着脸抽烟的中年男人的照片,图片说明告诉我,这个男人就是画家王剑桥。王剑桥的照片是配合一篇人物专访配发的。在这篇篇幅不长的专访中,我知道他多年前辞掉公职只身来到东莞,我也看到他对东莞文化氛围发表的看法。说实话,就只有这些了,其时的王剑桥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令我吃惊的是,我在每个周日都能看到由王剑桥这篇专访引发的一场讨论。事实上,讨论这个词语是不合适的。当时,作为艺术家的王剑桥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王剑桥三个字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靶子———在这期间,王剑桥始终没有出场。从照片上看,他给我的印象是与世无争者,我以为他已经离开了东莞。

  直到这个夏天,在一场百无聊赖的聊天中,王剑桥再次被提及,我才知道他还在东莞。这一次,他被描述成“黄胄的弟子”。据说因在两年前的那次专访中发表了对东莞文化氛围的“不恰当言论”,他的书画作品被从某酒店撤下云云。

  2005年6月18日,在王剑桥的朋友胡杨先生的帮助下,记者走进了王剑桥的画室。

  我的书画被撤了下来

  剑桥旁白:我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而宁静的意识心灵,无拘无束的写真生命,当我将全身心沉浸在孤独、恬静的意境之中时,世俗的愚昧、纷扰都消逝在这宁静之中,心底腾升起一种难得的旷漠之感,这种宁静、这种空寂才是我真正的精神境地。

  记者(以下简称“记”):还记得两年前你对东莞文化氛围的评价吗?

  王剑桥(以下简称“王”):记得,当时大概是说东莞的文化氛围不理想,没有什么高水平的艺术论坛之类的话。

  记:你有没有想到就是这几句话后来在东莞掀起轩然大波?

  王:没有预料到。

  记:时过境迁,你现在后悔不?

  王:不后悔。我觉得那几句话很平常的。

  记:你怎样看待后来报纸上对你这几句话的批判?

  王:我把这个事情看得很淡,这本来只是一个观念上的争论,但是他们称我为艺术家的时候在这几个字上用上了引号,我从来没有说自己是个艺术家,我只是一个靠画画谋生的人,但是他们这样称呼我,我觉得对我人格有……那些批判有点像大字报,太肤浅,太狭隘。

  记:听说这件事对你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王:举个例子说吧,我当时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酒店吃饭,喝了点酒,聊到高兴时,有人口占一绝,我当时就把这首诗用毛笔写出来,后来酒店老板把我的这幅字挂在酒店最醒目的位置。发生了那件事情后,酒店老板不得不把我的那幅字撤了下来。

  记:你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

  王:一直以来我做人都很平静,到了这个年纪,我也已经不在乎得失了,大家在一起要互相尊重。

  记:这些事情你有没有告诉过家人?

  王:没有,怕家里人为我担忧。

  这里没人烦我

  剑桥旁白:也许是一个不安份的理由,1991年我辞去了一切,孤身一人来到南方,只能在清苦的漂泊之中去寻找人生的终极价值,更无法放弃手里的一管之躯,它是我艰辛旅程的唯一伴侣。

  记: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考虑过离开东莞,因为你刚才说过,你是靠画画谋生的?

  王:我想过,但我最终还是留下来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我没有在东莞办过画展,东莞也不可能让我办,但是我的市场在东莞以外,因此谋生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再说了,到东莞这么多年,搬家也是很麻烦的,其实人在哪里并不是很重要的。

  记:那你当时为什么放弃了北京的公职?听说你在北京已经有不错的发展,有一定职称,也分到了房子。

  王:离开北京,是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没有人给你任务。

  记:你考虑没考虑过放弃这些是有风险的?

  王:辞职之前,广州办过一个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我请假偷偷拿了几幅画来参加这个博览会,结果画全卖出去了,我知道可以通过卖画来养活自己,就回去辞职。我走的时候被内部通报批评,当时人家都说我疯了。

  记:为什么选择了东莞?

  王:寻找一种平淡的没有人打搅的生活,自由自在。东莞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没有那么多人找我,气候也不错,冬天画画也不会冻手,所以就留在了东莞。

  基本上不卖画了

  剑桥旁白:我的绘画以自然景物和优雅含蓄的女性为题材,力争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及对自然、当前空间交织的遥远、陌生、躁动与和谐的感悟。艺术家的作品也是艺术家的心灵写照,这是他们认识和理解作品的钥匙,由此而悟及到我的绘画语言。

  记:你卖出去的画都是些什么样的画?

  王:我所有的画都是唯一的,没有重复的,现在我的生活基本过得去,不想再卖画了。

  记:那你以前是怎样卖画的?

  王:都是通过在外面办画展卖出去的,也有一些上门来求的。

  记:在卖出去的那些画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王:是一幅水墨画,画那副画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吴哥古迹中的神龛,在梦中我甚至对神龛的每一个细节都仔细端详揣摩。我从来没有去过柬埔寨,半夜醒来后我立刻起稿。后来这幅画被一个老板看中,来过多次我都不同意卖,去年春节期间,他来给我拜年,说要让我把那幅画做为新年礼物送他。大家是多年老朋友了,没有办法。他叫人抬走那幅画的时候,我站在一旁没有作声,自己的孩子被人带走了,感觉好像自己身上的肉被人拉下去一块。当然,他并不是要我送他礼物,他给我留下一个利是,变相买走了我的画。

  记:不卖画,你怎么生活?

  王:像我这样自己养活自己的画家,你没有作品卖给人家,确实你就没有生活来源,我现在是只要生活能过得去,能不卖就不卖,实在要卖,也只是卖给一些懂艺术的人。

  画主席像全县最好

  剑桥旁白:母亲带着我从城里回到父亲当年工作生活的洪湖水乡,记得那天来到这片芦苇地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昏昏的残阳透在茂密的芦苇梢上时隐时现,母亲拖着我的小手在一条看不清足迹的小路上匆匆行走,如果在天黑之前赶不到那个小镇上,我们就会迷失在这漫无边际的芦苇荡里……

  记:你是怎样走上画画这条路的?

  王:我父亲是一个南下干部,母亲也是出生在名门中医世家。文革期间,父亲在一夜之间由一名高干被打成批斗对象,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后来我就没有想过从政。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经常拿着树枝在沙滩上画轮船,有点天分。后来上山下乡,和我一起去的都在干体力活,我因为会画画被派去画主席像。

  记:整天都画这个吗?

  王:是的。当时觉得自己很光荣,整个县城就是我画的主席像画得最好。同时,画主席像对我是一种磨练,让我打下坚实的人物造型功底。

  记:后来就直接报考了美术学校?

  王:是的,我认为画画是自己情感最好的表达方式,所以就报考了美院。

  王剑桥简历

  北京艺术交流中心高级美术师、舞台美术家,湖北人,现居东莞。1977年师从黄胄学习人物画,翌年参加李可染先生亲授的山水学习班,上世纪90年代初立个人绘画风格,作品墨色交融,清新明丽,灵气而具现代情感,曾在广州、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马来西亚等地举办画展,作品亦被中外团体及个人收藏。

  速写

  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小说家胡杨是王剑桥在东莞的朋友之一。说起王剑桥,胡杨说他对剑桥先生是充满敬意的,剑桥先生十几年前就从祖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来到了东莞,而且在这里住下来后就没再离开过。在胡杨看来,王剑桥的作品,尤其文人画,是毫无愧色堪称一流的,作为国画大师黄胄的弟子,他是深得老师真传的,但是王剑桥远不如一些跑江湖的所谓画家、作家混得开。“来东莞十几年,默默无闻地画着自己的画,画越画越好,钱却没挣到多少。”胡杨说,对于这一点,剑桥先生不是很在意,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已快奔花甲的年纪,踩着一辆破单车满东莞转,一心一意要用他的笔把正在失落的东莞水乡风貌保留下来,画作好了,又自掏腰包印了几千份名叫《莞之韵》的挂历,满腔热情地到处送人,说是要让外面更多的人来欣赏东莞美丽的风光,也让东莞的后人知道东莞曾经如此美丽过。

  让胡杨遗憾的是,除了几个好友外,王剑桥这份无私的奉献却没有什么人喝彩。“有些媒体也听说了,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报道。”胡杨说,“我想他甘耐寂寞执着于艺术的精神和被人误解后仍对东莞怀有感情的阔大胸襟总还是值得宣传、提倡的吧?何况在我眼中,剑桥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白描

  一颗感恩之心

  王剑桥一边语速很快地说话,一边忙着沏茶。这个留着长发的画家很健谈,像老朋友一样,没有丝毫的架子。说到开怀处,他会爆发出一阵很爽朗的笑声,并且不由自主地把头发往后捋一捋。记者从谈话中了解到,除了画画之外,这个中年画家还希望跳国标舞,喜欢玩民乐,不彻底地戒了烟,高兴时喜欢小酌几杯。

  王剑桥说,现在他画画主要是描绘自己的生活,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不受任何人限制,不带任何压力,自由地创造,他创作的初衷不是要谁来收藏他的作品。相反,他现在每年都会收集一部分别人的作品。

  “做为一个画家,收藏别人特别是一些前辈的作品,只是为了供自己平时揣摩、欣赏。”王剑桥说,他和职业收藏家不一样,他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出售自己的藏品。

  说到收藏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书画的真伪。对此王剑桥表示,书画的真伪要靠专家来鉴定,有时候画家本人的意见不一定可靠。王剑桥进一步解释说,有些书画本来是无偿赠送给别人的,但是后来这类作品流到了市场上,看着自己给别人的赠品却成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这种情况下,有些画家会对这类作品说不,认为其是赝品。

  令记者诧异的是,王剑桥除了买一些名家书画收藏外,还会买一些刚跨入艺术殿堂的年轻人的作品。据王剑桥的朋友讲,买这类书画的时候,王剑桥付的钱往往超过了书画本身的价值。做为一个造诣颇深的画家,王剑桥是不可能看走眼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剑桥称,自己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刚入门的时候,是很辛苦的,自己这样做只是为了帮一些有才华、有前途、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年轻人。王剑桥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人这样帮过他,所以他现在再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对于这类画,王剑桥一般选择送人。据悉,王剑桥是一个对艺术有着极其严格要求的人,他的每一幅画作都是唯一的,也是有限的,但是经常有很多人来求他的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图:

  这幅当年迫于生计而卖出的心血之作《祭》让他至今想来仍十分心疼。杨凯摄

  王剑桥和他的画作。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