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本禹走后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22:53 红网

  2004年“感动了中国”的徐本禹,今天还在感动着人们。日前,徐本禹写给母校团委的几封信,见诸报端。在历数支教地区教育如何困难之后,徐本禹提了三个要求,一是请团委帮他借5000元钱,他要资助50名学生,但他自己已经贷不到款;二是请团委牵头,再选派几名支教者;三是请帮助联系企业,找爱心大使,以便筹得钱来资助山里的孩子。最后,希望学校帮他参评每年一度的消除贫困奖,得到奖金好用来资助学生。徐本禹说:“我知道这个想法不对,但现在只能这么办。”(6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好一个“现在只能这么办”,真实的国情,教育出一个何等赤诚的徐本禹!他家没钱,靠着父亲在当地小学教书所得的几百元钱为生;他上学没钱,华中农大免去他全年的学费,还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他才完成了学业;在贵州的社会实践中,他看到了更没钱的“岩洞小学”,才许下“毕业后,我再来”的承诺;后来,他在一个年人均收入不到100元的地方支教,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他在信里念念不忘的是:每一位母校师生,每年只要捐一元钱,能让多少学生上学?每位师生一年只需卖1.5公斤旧书、旧杂志,又能让多少孩子重返学堂?进城花30元钱请同学吃了一顿饭,他想到的是吃掉了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的学费钱!只要能为山区的学生弄到钱,冲着奖金,他伸手要起荣誉来。在徐本禹的眼里,得失、荣辱,与缺钱的山区教育相比,全都不屑一顾。——要是有更多的人像徐本禹那样懂得国情,要是有更多懂得中国国情的人,像徐本禹那样做,就不会有徐本禹的“现在只能这么办”。

  好一个“现在只能这么办”,一个为筹钱无计不施的徐本禹,凸显出一个何等尴尬的国情!偌大的中国,多少享受着先富实惠的孩子,早就不在乎一天拿出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为什么不让他们了解一下徐本禹所了解的国情,再照徐本禹所希望的那样伸一下援手?要是每一个富裕的孩子,都能结对帮扶一个因缺钱面临失学威胁的学生,这将是何等令人兴奋的双赢:既帮助了贫穷学生,又教育了富裕孩子。其实,富裕的孩子不必都到贫穷的山区去,有一个视频节目就够了;富裕的孩子也不必都成为徐本禹,有一个“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制度就够了。一个人的善事,早有徐本禹这样的人做了;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善事,也有不少班级和学校做了;接着该做而能做得更好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善事。该由谁来做呢?

  贫穷人口很多是个国情,贫富差距很大是个国情,富人慈善热情不高是个国情,徐本禹这样的青年不多也是国情;但同样该叫国情的是:富裕人口不断增多,学生爱心可以培养,行政效力一向很高,能省钱的地方依然不少。为徐本禹感动之余,该想想徐本禹走后怎么办?光靠一个徐本禹是不够的,徐本禹8月份就要返校了,再去几个徐本禹也是不够的,总不能让徐本禹老在说:“现在只能这么办”!(稿源:红网)(作者:慕毅飞)(编辑:耿红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