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07: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必然途径。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建设既是精神形态的建设又是物质形态的建设 与政治、经济相对而言的文化一般指精神文化,但文化建设与物质形态的建设密不可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一个整体,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精神与物质相互促进、相互转换。精神文化依赖于物质基础:其一,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离开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而谈论文化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其二,文化的存在、传播和延续要借助物质的载体,文化服务离不开物质支持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曾一度忽视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的影响而片面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由此影响到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明显改变,不过由于以往在物质形态的建设方面欠账过多,物质形态的建设仍要加强。 但文化建设的核心毕竟是精神形态的建设,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精神成果的文化建设不能成其为文化建设。如果我们把文化设施搞得富丽堂皇,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拿不出好的文化娱乐节目,不仅不能表明文化建设的成功,反倒是证明了对文化建设理解的肤浅。因此在加强物质形态建设的基础上,要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还要有自己的文化理想、文化形象、文化旗帜。在文化建设中要把精神形态的建设与物质形态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文化建设既包括发展文化事业,又包括发展文化产业 具体的文化建设任务千头万绪,概括起来,又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的,是非盈利性的。文化事业发达才能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事业相对而言的文化产业则是以市场化的方式从事经营、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规模化生产和追求盈利的性质。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一种高收益产业,目前各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都不遗余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它们都是精神生产部门,都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格修养和艺术品位的任务,都要为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这是它们的共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相互促进。但两者也有明显不同,在服务重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他们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以对待文化事业的方式对待文化产业,也不能以对待文化产业的方式对待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严格按照公益性的原则来管理,政府应当充分满足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则要严格按照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要将更多适合产业方式发展的文化单位和部门推向市场,经受市场的考验,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在当前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当然不是说我国的文化事业已发展得很充分了,恰恰相反,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要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但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更不充分。我国当代经济运行的特点、急剧增长着的社会文化需求和严酷的国际文化环境都决定了我国的文化产业必须要有大的发展。在当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文化生产的主要方式,越来越成为进行国际文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明确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发展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方面更加自觉。 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国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质量、文化服务质量以及产业管理水平也大有提高的余地。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文化振兴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高度看待文化产业的发展,纠正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克服安于现状的怠惰情绪。 文化建设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 文化建设的这种双重属性深刻地蕴含于文化的特性之中。当代社会,文化对经济的渗透日益加深,经济与文化的边界日益模糊。文化产品既是精神文化产品又是商品,文化行业既是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又是经济部门。否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否定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都有片面性。实际上,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此消彼长或相互对立的,姑且不说目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大量存在,就是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制作的文化娱乐品,同样有不少使人受到良好教益。不同的文化部门或领域,其在更偏重于社会效益或是经济效益方面可能是有差别的,但总体而言,文化建设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否则,文化建设或者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或者会难以为继。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再像过去那样否认文化的经济价值或对经济价值做出负面评价显然是错误的,合理的利润追求不仅是正当的,而且应当受到鼓励。我们所要反对的是把利润的追求当作唯一,即把经济效益的好坏当作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的价值是不能简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效果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况且文化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功效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看得出来,不能根据一时的效果就做出判断。文化建设需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更多应看社会综合效益。一时不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未必就没有意义,如果一味以经济效益来评价文化建设,许多一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或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就有被扼杀的危险。这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显然不利。社会效益永远是文化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文化建设既着眼于满足人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又着眼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现代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市民社会的出现。作为回应,则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比较贴近人们的日常心理需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对这种文化形态不应站在贵族化的立场一味谴责,应当支持和鼓励。但成熟的社会文化不应仅有大众文化一种形态。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社会所有成员的知识需要不断丰富,精神境界需要不断提高,人格需要不断完善,不能说大众文化承载不了这样的责任,但它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毕竟又是有局限的,因此在鼓励和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重大影响的精美文学艺术、高尚伦理道德和精深学术文化。 既着眼于满足人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又着眼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反映了文化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进步的社会理想,传播现代文明。但先进性不能与广泛性割裂开来。先进性要体现在广泛性之中,要通过广泛性来实现,要建立在广泛性的基础之上。再先进的东西如果失去了群众基础就会被边缘化,是不可能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 满足人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双重要求还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问题,即在文化建设中既要强调适应,又要重视引导。“满足”强调的是适应,“提升”强调的是引导,两者同样重要。要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引导中适应,在适应中引导,以圆满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强国的目标。⑦3(作者系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 张筱强责任编辑:陈要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