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信/来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09:11 南方都市报

  路线之争?话语权之争?

  昨天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百年诞辰,看到熊培云关于萨特和阿隆的对比分析,深有感触。对于法国“萨特和阿隆”的谈论我不大清楚,然而对于“胡适与鲁迅之争”及“胡适获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的认同”却有所疑问。

  热闹的“胡适与鲁迅之争”现象的背后,与其说是“知识分子”之间关于道路选择之争,不如说是“知识分子”关于“真理话语权”的争夺。中国的知识分子历经百年的迁变,依然很难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纵使胡适与鲁迅先生思想多么的宏阔与实用,毕竟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自然有所不足,一味地指责他们,只能徒增自我的虚荣;同样胡适与鲁迅先生的思想,也只能代表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两股潮流,而不能代替“新文化思潮”的全部。新文化思潮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中蕴藏着我们今天可以重新借鉴的许多思想和经验。胡适与鲁迅先生思想上的诸多不足,可能由其他思潮中寻觅相关经验以弥补,而这恰是重新认识胡适与鲁迅先生重要意义所在。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如“鲁迅般激愤”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的激愤不是“弱者对强者欺凌”的反抗,多是借为弱者呼喊之声掌握主流的话语权;同样,依然可以看到像“胡适般宽容”的学者们,他们的宽容是漠视“强者对弱者”的欺凌,那种阿Q式的胆怯与自恋,常使他们蜷缩于学院不敢正视现实生活的多变与丰富,而博得“绅士”的美名。

  (请作者速与本报联系)

  长得瘦就一定不健康吗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陈英(化名)失去了当三好学生的资格,因为她长得比较瘦,体重不达标。对此,小陈所在的学校和荔湾区教育局有关人士都表示,学校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实施的,孩子必须要达到“良好”的健康标准才能评上三好生,体重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

  其实,这个《标准》近年来已屡受质疑。比如在学生体重方面的规定,缺少考虑地域特点和特殊生理状况。对于全国各地的孩子来说,身体发育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胖或瘦并不能作为健康的唯一标准。再加上一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孩子偏瘦或偏胖,可是他们的身体依然是非常健康的。若我们的国家标准不能够考虑到普遍性中的特殊性,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造成一些难以想象的后果。对于那些身体健康却因为胖瘦问题没能成为三好的学生来说,自己明明是健康的体魄,却遭遇不同于他人的对待,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能老是等问题出现以后才惊呼没有注意到,所以,要从源头上治理才是治本之策。

  耿红仁

  校长犯错是否也请家长

  “罚款100元+张榜公布+大会点名批评+请家长”,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近日给该校在前一天岗位考勤中缺席或迟到的22位老师开出了这样的罚单。当日下午,除少数老家在外地的或者脱岗时确实请过假的老师未“请家长”外,多数老师都被迫叫父母从乡下赶到县城一起接受学校领导的“诫勉谈话”。这几十位老师中,年龄小的刚工作不到一年,年龄大的30多岁,已为人父。

  只听说过老师让学生请家长,从未听说老师也被校领导“请家长”,也难怪当地教师戏称此事为“全国首例”。消息传出,有网友为之拍手叫好,理由是人人平等,为什么学生可以叫家长,老师不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明白学生“请家长”和老师“请家长”之间的区别。中小学生尚未成年,自制能力有所欠缺,当老师无法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难免就要请其监护人(家长)来协商解决。而老师已经是成年人,具备了民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校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直接和老师本人取得联系,即使是老师犯了错误,错在其本人,与家长何干呢?用得着凡事都去骚扰老师的家长吗?如果真的是要在“请家长”问题上也表现出平等的话,校长犯了错误之后,会不会也被教育局的相关领导“请家长”呢?

  赵志疆

  线人的要求是不是太高

  辽宁锦州的鲍宇和他的两个同事,是一起审计大案的举报人,在举报过程中历尽艰险。从2004年底到现在,三个举报人一直执著地追求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隐姓埋名的生活”。他们提出,举家迁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岛几个城市中的一个,并且异地安置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状况要与现在相当。这让相关单位感到力不从心。

  鲍宇等线人的期望值超出了相关部门安置的能力,这样的期望值的适度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国外保护线人的制度当然可以借鉴,但国外安排线人举家外迁,隐姓埋名开始新生活,是不是都是在首都或者别的大都市安置的?不尽然吧。假设美国的线人无一例外要求政府帮助他们在华盛顿、纽约等著名城市安家,这么多年下来,我想,这几个大城市里恐怕早已变成了线人的天下,那些有意报复线人的集团或者个人,只要在这些城市内溜达几个来回,很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所要寻找的目标。那样一来,线人和其家人还有安全感可言吗?没有安全感的话,别井离乡的意义何在?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样一种安排有功线人的模式:政府奖励他们一笔可观的奖金(足以保证其家人若干年内的基本消费),不再直接负责安排其生活。

  刘海明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