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印度湖”之梦——从有海无防到经略海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09:37 新华网

  印度海军“维拉特”号航母印度海军“维拉特”号航母

  印度建国后,航母情结一直挥之不去。如今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2005年4月11日,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开工典礼在喀拉拉邦的科钦市举行,据印度海军副参谋长普拉萨德中将透露,该航母排水量为3.75万吨,预计耗资7.46亿美元,将于2012年之前入役。对于这艘航母的开工,普拉萨德强调说:“这是印度海军史上最伟大的项目。”加上先前购买的两艘航母,在不久的将来,印度洋上将游弋着三艘印度航母。也许,印度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杜德的话为此作了最好的注释——印度洋之所以命名为印度洋,证明其对印度的重要性。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据初步探明,印度沿海的石油储量达110亿吨,其中地处阿拉伯海的孟买浅海油田就储有22亿吨石油。就海洋生物资源而言,印度洋鱼类年捕获量在2000万吨左右。对于这么大一个“聚宝盆”,印度自然不愿轻易让外人涉足。此外,印度出口贸易总量的95%是经过印度洋的海上运输,而且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冲,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需石油与矿产资源的运输很多也依赖于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

  从“有海无防”到“经略海洋”

  印度曾经有过作为海上强国称霸印度洋的历史。不幸的是,后来由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忽视了对海洋的经略,从而导致了历史上的屈辱。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前,外部势力基本上通过西北方向的陆路进犯印度次大陆,致使印度传统的防卫政策是“重陆防、轻海防”。由于对殖民主义者从海上进犯毫无防御能力,近代以后印度全境被吞,沦为西方的殖民地。而在印度独立前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尼赫鲁为代表的领袖们致力于把英国人从次大陆赶走以及处理印巴之间的纠纷,把南下经略印度洋放在了次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起,次大陆和周边形势的变化给印度加速海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英国由于经济危机和国力衰退,将在印度独立后仍一直留在印度洋的帝国海军势力陆续撤出,使印度洋地区一时出现了“力量真空”。另一方面,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利用巴基斯坦的内乱,成功地对其进行了肢解,老对手巴基斯坦的实力大受削弱,加上锡金并人,这两个大举动使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支配地位得到确立。当时北部邻国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之中,中苏关系又相当紧张,印度认为次大陆的后顾之忧基本消除,于是便把目光从邻国、从南亚次大陆扩展到浩瀚的印度洋,开始了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

  进入80年代以后,印度向印度洋扩张的步伐加快。在英国势力淡出印度洋而形成短期的“力量真空”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逐鹿印度洋。美苏的争夺,一方面使印度苦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只能望洋兴叹,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其发展海军及其他海上力量的决心。印度开始全面推行“印度洋控制战略”。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海军撤出印度洋,印度乘机加快步伐实施“大洋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大型远洋舰队,实现“攻击性打击与封锁”的战略方针。印度把整个印度洋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宣称要“变印度洋为印度湖、印度的洋”。

  印度洋控制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层海洋控制区域

  为了确保对印度洋的控制,印度的防务专家们以印度为核心,把印度洋划分成了三个区域:完全控制区.(内层防区)、中等控制区(外层防区)和软控制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海军的任务是:

  l、确保印度本土、沿海岛屿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海域的安全。对内层防御区必须取得完全制海权,并要求印度的海上力量在敌人来犯之前就能“拒敌于海上”。

  2、有针对性地取得对远海的控制,在这一海域,印度海军应具有制海、监视和反潜能力。印度认为内层防御区外300-600海里的海域是“外层防区”。在战时,印度的海军能取得包括控制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保克海峡、马六甲海峡以及巽他海峡等五个印度洋海上通道的能力;平时由远洋舰队保卫印度的远海岛屿、海上通道、商船队,对广大海域进行中等控制和监视;遇到突发事件,充当海上国际刑警和早期预警任务。

  3、向远洋实施“软控制”,伺机走出印度洋。在上述两层防御区建立之后,建立距海岸600海里以外的“软控制区”。在该区域,印度海军要有自我防护能力、预警巡视能力和一定的兵力投送能力,以便保护印度商船或可能的海上利益。随着海军有了能够横跨印度洋的核潜艇和远洋反潜侦察机,印度认为有必要把海军实力真正扩展到直达好望角的广大海域,为驶出印度洋进人世界海域,成为世界级远洋海军作准备。

  两大支柱——“航母加核武”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印度洋在2l世纪是通向七大海的钥匙,世界的命运将在这些水域见分晓。“海权之父”A.T.马汉在一个世纪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历届决策者奉为座右铭。

  南下印度洋,控制印度洋,并最终走向太平洋,这一切都需要有远距离的“力量投送”能力,而“力量投送”概念的支柱是航母战略。印度海军认为,若要控制住印度洋以及夺取远洋进攻的胜利,必须拥有两艘航母,分别控制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湾,同时还要有第三艘航母作为机动力量,以便及时机动支援或到其他“利益攸关”的海域。因此,拥有三艘航母一直是印海军的梦想。目前,印度正对已有的“维兰特”号航母进行升级改造,2004年采购的“戈尔什科夫”号也在俄罗斯进行翻新改造,而上文提到的印度自建的第一艘航母则是其中的第三艘。如果一切顺利,印度的航母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俄罗斯、法国、英国而跻身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航母大国,而且其海上作战能力也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活动范围将从阿拉伯海北部扩大到南中国海。

  除了强调远距离“力量投送”能力,海基核威慑力量也备受印度海军的重视。在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武器结构中,核潜艇以其隐葡性好、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强而成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是最有效的核报复力量。

  以俄罗斯“北德文斯克”级855型核动力攻击潜艇为蓝本,印度目前正在全力研制建造被称为“先边技术艇”的核潜艇。作为海上核运载工具,核潜艇上将部署“萨加里卡”潜射弹道导弹和俄罗斯SS-N一2l巡航导弹。印度的最终目标是拥有四至六艘核潜艇,届时海军将具有更大的海上作战空间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可以在阿拉伯海、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等远离作战对象国的海域作战,对敌目标实施远距离攻击。

  一个支点

  2001年10月8日,普拉卡希海军中将出任安达曼、尼科巴指挥部司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三军联合的地面指挥部宣告成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处马六甲海峡西部出口,与印度次大陆主体隔海相望,在战略上与次大陆主体形成环抱孟加拉湾之势。这里的航道是往返于波斯湾地区和东南亚及日本之间的巨型油轮的必经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印军在此设立联合司令部,建立设施完备的军用机场,使其空军拥有了更大的作战半径和威慑能力,更为在印度洋和周边地区进行侦察飞行提供了一个理想据点。印军企图凭借这一群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充当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的主要“门神”的角色,对抗所谓“中国对印度洋的渗透”,并保障更有效地向太平洋地区拓展势力。显然,印度海军已不满足于只在印度洋上游弋,而是要穿越马六甲海峡,把目光投向了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的南中国海,进而将它的战略触角延伸到太平洋。(来源:世界知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