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家之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0: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王文琦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差距最明显的江苏已高达10.7倍。有关专家表示,这个数据还不能表示情况更严重的城乡差距(6月21日本报A2版)。

  话题的沉重必然让我们忧心忡忡,每个人都知道城乡差距扩大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数据,有人呼吁应当调查权力在造成贫富差距的作用;有人则认为,关注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还不能忘记国民财富在财政分配和劳动分配上的差距:从图表看,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是1.3万亿元,2004年上升到2.6万亿元,仅4年时间,财政收入就翻了一番,而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14年间,劳动收入的增幅非常缓慢。

  笔者认为,正确的解读数据有利于我们看清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途径。分析贫富差距扩大,关注财富的走向无疑是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GDP在增,财政收入在增,劳动收入占GDP比例不升反降,劳动创造的财富去了哪里?谁应该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应当允许人们追问下去。

  在看到上述数据后,笔者还想顺便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财富放在哪里最有效?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都认为,上缴国家(表现为税收及其他财政收入),让国家来办大事,是最有效的。现在呢?不少人反省了:多留点儿在自己手里,可能效果更好,即所谓藏富于民,方能最终富国。因为在市场经济年代,更强调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一个社会人,人们不仅要填饱肚子,还必须有所节余,把节余用来学习科技、艺术,培养能力,用来投资,用来兴办企业,这是保障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的经济前提。显然,一个多数国民永远处于吃饱饭境界的国家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能力的,也是对人类进步做不出什么新贡献的。市场经济给了每个人发挥自己能力的机制平台,我们应该遵循它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国民多半是吃穿之后所剩无几,那么,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所以,既然我们历史性地选择了市场经济,就应该习惯藏富于民的分配规则:把财富送到民间,把支配财富的自由送给个人,用财富鼓励和支持人们创新。

  这几年来,关于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上警戒线之类的新闻,一直是焦点话题,但见报多了,有些人也麻木了。我们可以看看周遭,当媒体大声提醒社会“基尼系数再超警戒位”的时候,真正关心的人是谁?富人说:我真的有那么富有吗?比起外国的大富翁,我只是刚刚起步而已,我还没有到做善事的时候;而穷人呢?人们渐渐越来越听不到他们的声音,除非他们以跳楼、以其他用自己生命为代价的方式进行表达。关怀的声音偶尔会有,可是实质性的效果总是来得慢。而且,富人和穷人的矛盾在一些地方开始凸现甚至激化:开煤矿的常常忘记矿工的安全;污染企业大胆排污,污染了河流和村庄,但因污染致贫致病的人却难讨公道……

  贫富差距是个大难题,除了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的解读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外,谁最有资格、最有能力破题?显然,人们的期盼是一致的。(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