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亚五国 十五年三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4:03 新华网

  徐晓天

  近期,中亚国家出现政局动荡局面。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策动暴乱行为,总统阿卡耶夫逃到邻国哈萨克斯坦,后转至莫斯科。4月4日,阿卡耶夫通过吉尔吉斯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馆正式递交了辞职申请。4月11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批准阿卡耶夫辞职。

  5月12日午夜,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安集延地区发生严重武装骚乱,造成人员伤亡。后来,骚乱演变为一场要求现政权下台的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15日,总统新闻局宣布,政府已经完全控制了该地区局势。

  前不久,俄罗斯一位政治评论家认为,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有可能爆发颜色革命,土库曼斯坦也有可能发生政权更迭。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紧邻中国西北,与我国利害相关,我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该地区保持着密切关系。中亚五国独立已快15年,美俄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宗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现任领导人与新生政治力量关系始终成为影响中亚政治走势的重要因素。

  变化一:美进俄不退

  现在,乘飞机前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人,都可以在玛纳斯国际机场目睹美国军用运输机频繁起降的场景,这些飞机将各种补给直接输送到阿富汗反恐前线。而距此仅40公里的坎特空军基地部署着俄罗斯的战斗机,主要承担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快速反应部队空中力量的任务。

  苏联解体使中亚成为独立的政治空间后,美俄的地缘政治争夺就拉开了帷幕。

  中亚各国独立初期,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建立安全缓冲带,防范苏联解体造成的武器流失,对这里的战争潜能进行无害化处理。9.1l后,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战略定位大大提升,对中亚展开了全面渗透:首先,实现长期军事存在。借反恐战争机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驻军,并随后与乌政府秘密签署了租用汉阿巴德机场25年的协议,又与吉政府签署了在比什凯克玛纳斯机场北面加租300公顷土地扩建基地的协议。其次,加强经济影响力。在美政府支持下,一些美资石油公司已经获得了哈萨克斯坦10亿吨的石油开采权,哈每年原油产量40%来自美资控股的油田。今年5月25日,巴库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汉输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美国冒着巨额投资难以收回的风险打破了俄在里海能源领域一家独统的局面。再次,民主改造后苏联空间。美国通过非政府组织收购或资助多家中亚媒体,并利用这些媒体进行亲西方宣传、灌输民主思想、参与选举过程。美资助大量非政府组织,把它们打造成推行民主改造中亚的先遣队。

  中亚国家是从前苏联分离出来的,人们都把它们看做俄罗斯的后院。俄在中亚五国的核心利益有三个层次:一是保证这一地区世俗政权的稳定。二是保证独联体南部边界安全,建立集体安全机制,推进以俄为核心的军事一体化。三是确保俄在中亚经济利益,将双边或多边合作纳入新经济联盟的范畴,争取实现经济一体化。

  俄罗斯在中亚拥有很多美国不具备的天然优势: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国家关系、相似的法律体系、紧密的经济联系等,至今俄语仍是独联体通行的语言,在哈萨克斯坦70%以上的媒体使用俄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电视节目大约有15个频道,只有一个使用本国语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中亚政策曾一度出现摇摆,这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对中亚地区战略价值的竞争认识不够,给美国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受国力衰弱的束缚。目前,俄罗斯已开始重视在中亚地区的经营,欲重新夺回在中亚的绝对主导权。近日俄罗斯正与吉尔吉斯斯坦协商在吉南部城市奥什建立军事基地,欲加强对费尔干纳地区的安全监控。

  变化二:宗教非正常复兴

  苏联解体后,中亚迎来伊斯兰教的快速复兴,这种非正常的宗教复兴造成了部分国家宗教极端主义的蔓延,一个传统的伊斯兰教地区出现了宗教和世俗之间的深刻矛盾,并成为苏联解体以来长期影响中亚各国稳定的难题。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后传人中亚后,一直未在中亚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经历了苏联时期70多年的无神论教育,中亚的伊斯兰传统出现了一些断裂。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出现了不正常的宗教热,一时间轰轰烈烈开展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宗教信徒年轻化、知识化。从1987年开始,三四年的时间里中亚地区的清真寺就由160座增至5000多座。伊斯兰教思潮的出现,尤其是在与之相共生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合力下,构成这一地区性不稳定的社会基础。

  中亚各国依照各自宪法的规定都称自己是世俗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制度,但独立之初,其领导人又都希望通过宗教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1992年之后,渐渐成熟起来的中亚各国政府虽逐步完善了各自的宗教政策,对伊斯兰复兴党等极端宗教组织加以严格限制,使一度出现的伊斯兰宗教狂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国际大环境与地区小气候的作用下,中亚地区的极端宗教势力又有所抬头,塔吉克斯坦等国出现多起强迫妇女蒙面和干预妇女参加社会活动的事件,杜尚别一些教师经常因宣传无神论而受到电话的恐吓。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连续发生多起恐怖爆炸案,造成数十人死亡。

  变化三:老人政权渐渐退出

  中亚国家独立后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中亚政治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中亚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外部民主压力的加大,特别是新生政治力量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新思潮的涌现,中亚各国的政权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由于社会矛盾积累过多,导致阿卡耶夫政权被推翻。

  中亚各国均处于社会转型期,没有形成一套国家最高权力正常交接的机制,在独立之初为讨好西方、凸显民主,均照搬美国模式,立宪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届。虽然迄今四国总统都已连任两届,但均未有离职卸任的表示。去年4月,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将参加新一届总统竞选。吉尔吉斯斯坦事件后,他又通过哈驻外使馆透露其仍将参选并称1999年修宪后哈总统任期已重新计算。反对派就此攻击说,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律无论怎样修改也不会允许一个总统在位超过20年(纳如再连任其在位将达23年)。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围绕总统选举展开的激烈争夺,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国家政局的某种动荡。

  中亚国家大多社会贫富悬殊,失业成为普遍现象(乌失业率达20%,人均月工资不足50美元,近百万人在俄等国打工;塔人均月工资不到30美元,有80万人在国外打工),百姓不满情绪上升,民众对现任领导执政水平提出质疑,对现政权无力解决社会问题感到失望,很容易受人操纵搞街头革命。

  近两年,中亚国家又面临总统换届换人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末期各国都经历过总统换届并进行得很顺利。此次总统换届不同于以往,前两次总统换届都是以现有总统连任的方式进行,并不触及总统换人的问题。此次换届把两大问题突出出来:其一,现任总统是否还会参选,如要参选势必要突破现行宪法的限制,而修宪有可能引发不同政治势力之间激烈的对抗;其二,如现任总统决定不再参选,问题就在于将权力交给谁,如何交班,其过程能否保持平稳。可见,此次总统换届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统人选变化,也不是单纯的权力交接,它可能会涉及国家宪法的修正。

  与此同时,中亚地区新生政治力量整合加快。新生政治力量主要是指独立后出现的政治反对派,他们基本上倡导西方民主体制,反对当前中亚的总统制政体。这些人深谙政权运作程序,掌握大量高层把柄,在政权内部有较好人脉关系,有相当的社会号召力,对当局威胁很大。(来源:世界知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