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招商引资与借船出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23:37 红网

  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地区频出“怪招”:投资500万元以上者可享受“超国民待遇”,拥有交通违规免于处罚等特权;以极低的土地出让价吸引外资,有时甚至是“零地价”。在浙江北部的一个县,政府将各种外资来源定向分派给县里的各个部门,如民政局负责吸引韩资、农业局负责吸引美资等等。(6月19日 新华网)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确实使13亿人口的中国受益匪浅,吸引外资政策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和资金短缺难题,遍布各地的外资企业也成为这个文明古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一些地方政府更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地方发展的“法宝”,作为对基层官员的考核指标,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全员招商引资的热闹场面。

  招商引资使一些地方的GDP飞速增长,一些官员因此得以升迁,越发推进了招商引资,于是出现了无休无止的“引进、引进、再引进”。然而,在招商引资的极度热潮中,我们付出的惨痛代价被忽略不计了,招商引资的负面影响被漠视了。孰不知在招商引资中,我国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甚至一些地方已经陷入“引进-落伍-再引进-更落伍”的恶性循环。

  招商引资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终消化为我所用。但是由于外方技术封锁,再加上我方学习不够等原因,外资是引来了却不能为我所用,虽然外方享受了种种优惠甚至是“超国民待遇”,然而我方终究是打工者,所赚的钱只不过是“加工费”,也许与我们消耗的大量能源和承受的巨大污染相比还“入不敷出”。

  招商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借船出海,虽然改革开放很多年了,但是借船出海的现象还没有出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普遍投入不足,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0.7%以下徘徊,而主要发达国家已达2.5%到4%。缺少自主研发,我国的许多企业只能对外引进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通病。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2002年我国“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再创新费用之比是100:7,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100:1000的水平。引进不消化吸收没有创新,那引进就是盲目的引进,引进带来的发展最终难逃过眼云烟的命运。

  江苏无锡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周谦说:“造电脑不等于高科技!当品牌和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人家手中时,引进再先进的项目我们都只能赚个加工费。”招商引资是为了“以外资带动内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招商引资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能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那招商引资的行为就很值得商榷了。

  招商引资只是借船出海的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招商引资,但不能盲目招商引资,更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上海从今年起已不再规定引进外资的具体增长指标,而着重考核招商引资带来的能耗、土地资源消耗、技术含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今年年初,浙江也出台“禁令”,规定一律不得向党政干部发放任何形式的招商引资奖金等物质性奖励,以防止官员在引进资金中的盲目性。

  招商引资就是为了借船出海,要招商引资,就要不断消化、不断吸收、不断创新。如果招商引资不能为我所用,如果招商引资不能消化吸收创新,借船出海就永远不能变成现实,那么招商引资就应该慎行。(稿源:红网)(作者:张魁兴)(编辑:耿红仁)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