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已在救助站里长大成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3:13 海峡都市报
他已在救助站里长大成人(图)
见到失散8年的外公,王飞龙叫不出口

  N李贤斌/谢明飞/文/图

  从小父母离异,先后多次被送养,最后离家出走,在泉州救助站里生活了8年,这个20岁来岁的小伙子,至今没有户口。

  8年了,外婆日思夜想四处寻找,母亲以为儿子已不在人世。

  昨日,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在惠安洛阳镇下星村桥头自然村一条小巷里,60多岁的外婆紧紧拉住外孙的手,老泪纵横:“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

  这个小伙子叫王飞龙。

  见面外婆泪盈眶

  昨日下午,救助站工作人员和记者辗转找到了王飞龙的外婆家。在桥头自然村村口,有村民认出了王飞龙。“那时还小,个子不高,也不像现在这么胖。”一位50来岁的村民,向记者描述王飞龙十一二岁时的样子。

  一会儿,一位叫施学芬的七旬老汉头戴斗笠来了,他定睛看了看王飞龙,又问他母亲叫什么名字,确认之后说应该是他外孙。王飞龙也认出面前这位老人应该是他外公,但他没叫“外公”,只是站着一直看面前这位有些陌生又似相识的老人。“和当年不一样,都这么高大了,认不出来。”施学芬赶紧去叫老伴。

  一个个子矮小、穿着惠安女服饰的老阿婆,跟在施学芬老汉身后从小村巷子那端走来了。看得出阿婆的步子迈得很急,没穿鞋子,显然是从山上干活赶回来的。

  “孩子,外婆找你找了8年了,这些年,你都在哪里啊?”一走近,阿婆一眼就认出了站在人群里的王飞龙,一大步跨过来,两手紧紧握着王飞龙的双手,不停地摩挲,满是皱纹的脸上,眼泪“刷”地就下来了,眼眶红红的。王飞龙嗫嚅着,轻声叫了声“外婆”,眼眶也湿润了,站在旁边的几个妇女也跟着抹眼泪。

  “孩子,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啊,你妈也四处找你,她哭了好几次,后悔当初不该骂你。”阿婆拉着王飞龙的手往家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童年三次被送养

  据王飞龙的外公施学芬介绍,王飞龙的母亲叫施美凤。王飞龙6岁那年,父母离异,他判给母亲,父亲从此杳无音信。迫于生计,母亲先后3次将他送人抚养,后又被送回母亲身边。8年前的一天,他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回过家。

  在王飞龙的记忆里,童年是一段没有欢乐和歌声的苦涩日子。父母离婚后,父亲就去了广东,母亲则在不久后将他送给晋江陈埭一户陈姓人家。

  在陈家,他呆了两年,后来因为调皮、爱惹是生非,被送回母亲身边。母亲又将他送给晋江池店一户人家,一年后,他又被送回母亲身边。这次,母亲还是将他送人。10岁那年,他又被养父母送回给母亲。

  在这几年时间里,王飞龙感觉自己像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他更换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家,刚有些熟悉,又走了。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老是要将我送人。”在王飞龙的词汇里,他用“她”代替了母亲的称谓。

  王飞龙回忆说,母亲后来又结婚了,并有了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不知为什么,他被送回到母亲身边后,母亲脾气变得很坏,常常会打骂他。母亲和外婆一家生活在一起,外婆特别疼他。他不听话被母亲打的时候,外婆总是护着他。后来,他随母亲从乡下来到泉州市区,租住在红梅新村一带。

  来到泉州不久后的一天,母亲不知为什么又打了他一顿,还骂他说:“你不是我生的,你给我滚。”他不知母亲为什么要这样骂他,而且母亲已经不止一次这样骂了。那次,他真的离家出走了,母亲也没来拉他,他一直走了很远很远,后来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想回家。

  在外流浪了两天两夜后,他被一个好心人送到泉州市收容遣送站(救助站的前身),而他因为不懂得回家的路,也说不清外婆家的地址,收容遣送站无法将他送回家,就这样,他在收容遣送站里住了下来。那年,他大概12岁。

  八年救助站度过

  在泉州救助站门口的110联动值班室,住着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胖胖的,有人来,他会大声问一句“干什么”,然后将前来求助的人领到站里办公室登记。这个让人有些好奇的年轻人就是王飞龙。

  在救助站工作了20多年的业务科科长洪跃进回忆说,王飞龙从1997年送到救助站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王飞龙被送进收容遣送站后,站里曾多次寻找他父母均未果。想送他到福利院,可福利院方面说他的年龄偏大,不愿接收,站里只好将他暂时接收下来。

  “他这么多年来的吃穿用都是站里同事负责的。”洪科长说。刚送到站里时,王飞龙还小,衣服脏了,站里阿姨给他换洗,没衣服穿了,同事们从家里拿来或买来新的。平常,他就在站里玩耍。这样的年龄,本应是上学读书的好时光,可由于当时国家收容遣送制度的特殊性,每天被送进来的流浪小孩多得很,没有人想到要送他读书,他只在母亲身边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

  洪科长说,在站里,同事们经常会给他一些零花钱用,他因为不注意存放,常给弄丢了,于是站里有人给他办了本存折,把他的零花钱存起来。2003年8月,收容遣送站改为救助站,站里成立110联动值班室。那年,他18岁了,已经可以帮救助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站里决定让他到110联动值班室值班。

  性格有一点任性

  “他的脾气较暴躁、任性,与人相处、交往的方式都有点让人觉得难以适应。”救助站曾伙添站长告诉记者。

  有一次,王飞龙因为做事不认真,被工作人员批评了几句,结果他不高兴了。一会儿,工作人员有事叫他,他在值班室里故意不应。午饭时间到了,叫他起来吃饭,也不搭理。叫他,才发现他将棉花浸水后拧干卷成团塞进耳朵里。“别人批评他一两句,他不高兴了就一天不理人,还会用脚踢桌子。”

  平常衣服有人洗,吃了饭也不用洗碗,吃完就玩,他变得有些懒散。经常有人送衣服给他,多得穿不完,结果他衣服穿脏了也不洗,有时干脆偷偷扔掉。这几年他自己洗衣服了,将换下的衣服堆在一起,几次一起洗。

  “他的少年生活都在站里,没有怎么和社会接触,没上学校,同龄朋友也很少。”曾站长说,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性格塑造利弊参半。好的一面,他没有像有些流浪孩一样学坏,不好的一面,因为与社会接触少,造成生活经历肤浅,对社会的认识很单纯。

  “但他是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站里和王飞龙“玩”得较好的工作人员小崔对记者说,他有时会拿着街上借来的书问不认识的字,学电脑打字也学得较快,在站里这么多年,从来不偷拿别人的东西,对工作人员也很有礼貌,伯伯、叔叔、阿姨地叫。

  遗憾与母亲擦肩而过

  昨日,救助站工作人员与记者一起为王飞龙寻找亲人线索时,在救助站所在的泉州市区城基路一家洗衣店里,无意中获知了一条重要信息。

  这家洗衣店的老板娘介绍,大约两年前,有个叫施美凤的妇女在城基路开了一家鲜花店。施美凤与前夫(王飞龙的生父)王福贤离婚后,又改嫁,后生了个男孩,但生活得并不幸福。施美凤当时曾流露出找孩子的想法,但又觉得这么多年了,可能孩子已不在人世。店开了一年多关门了,后来听说施美凤去了台湾。

  “她开的店距离救助站只有几百米的路,就在同一条路上啊,可母子就是无缘相见,真是遗憾。”这位女士说。按她说的地址,救助站工作人员与记者一起找到了王飞龙的外公家。

  王飞龙的外公说,王飞龙的同母异父弟弟叫施佳鑫;亲姐姐叫王萍(或王萍萍),在泉州信息学院分院上学。王飞龙的外婆说,她将想办法联系在台湾的女儿,把这好消息告诉她。

  年龄至今还是个谜

  “他今年是22岁,跟我儿子同龄。”村里一位阿姨说。她跟王飞龙的母亲熟悉,她说自己的儿子与王飞龙是同一年出生,是1983年。但王飞龙却说自己今年应该是20岁,1985年出生。究竟是哪一年出生?没有户口,不得而知。问他的外公外婆,老人家说记不清了。

  泉州救助站今年初曾想给王飞龙办个户口,但由于此前找不到他的亲人,一直没有落实。业务科洪科长说,他20几岁了,没有户口,办不了身份证,怎么出去找工作?今后怎么成家?

  最近,经救助站介绍,王飞龙在市区一家鞋厂上班,救助站希望他能学到手艺自力更生,独立生活。

  昨日,王飞龙的外公、外婆均表示愿意将王飞龙的户口挂在他们户头上,但两位老人不知怎样办理相关手续,希望救助站和本报记者能给予帮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泉州市公安局户政科主任科员苏鸿江,他介绍说,只要有相关手续,救助站提供相关证明,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申报户口的,落户惠安可以到惠安公安局询问具体办理过程。

  这让王飞龙看到了希望。回来的路上,王飞龙一直问记者要怎样才能办到户口。有了户口,他就能知道自己的确切年龄了。

  王飞龙的父亲在哪里?还有,王飞龙一直想念的姐姐,是否也在想念弟弟呢?请知情者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3600786110提供线索。关于王飞龙的户口申报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

  (感谢何先生提供线索,奖给120元。)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