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纪波:痴眼看人生 嬉笑老顽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4:01 东南早报

  杨纪波:痴眼看人生嬉笑老顽童

  早报记者苏丽艳文/图

  杨纪波戏称自己是怪人,不仅因为他儿女双全却坚持一人独居,有大把的休闲时间却热心社会活动,更因为他花了十几万元,自费出了25本没有公开发行的书———这些,都是旁人所难以理解的。

  杨纪波先生今年80岁了。八十高龄的他,精力却异常充沛———每天凌晨2点起床写书稿,每年两次自费出外旅游。

  杨纪波老先生在厦门饮食界颇有名气,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行家。同时,他对厦门民俗有专门研究,是《厦门市志》第五册第四十八卷《民俗》的撰稿人。

  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杨纪波,经历了少年的困顿、青年的得志、中年的蒙冤、晚年的丧偶,世事沉浮,他的心境却始终平和。到了这八旬的高龄,嬉笑怒骂、老骥伏枥,他的生活里,甚至有了“顽皮”的影子。

  他的这坎坷一生,有许多故事,可是值得咂摸的呢!筇

  老来独居思念爱妻每天香一炷可谓痴

  杨纪波有两儿两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但他却选择独居湖畔育秀小区里的一套三居室,并不觉得寂寞。他不想成为老人经常扮演的几种动物角色———为儿女看家的狗、吃闲食的猫或者像牧羊犬一样寸步不离地照顾孙儿孙女。

  20多年前,爱妻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他,从此以后,他习惯在每天早起时,为爱妻上一炷香,说几句贴心话。

  杨纪波一生中最思念的人是爱妻,最无法忘怀的也正是当年他与爱妻相识、相知、相恋的那一段时光。他把自己与妻的爱情写进《生死情结》一书中,感动了不少书友。十几年前,西安制片厂的一位工作人员特意前来拜访杨纪波,想把他的爱情故事拍成电影。由于担心剧情虚构,杨纪波婉言拒绝了。

  杨纪波与妻子吴素卿的爱情故事,的确颇具传奇色彩。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纪波随家人迁往鼓浪屿避难。邻居有家侨眷,丈夫在海外经商,与妻子生下一女,她就是吴素卿。

  “那时她年届二八,我比她大三岁。我们两家一起居住在地下室,共用一个厨房。”杨纪波说,太平洋事变后,侨汇断绝,她们母女相依为命,吴素卿还被送去一家饼店当佣。杨、吴两人相邻、相怜最后相爱。但是双方父母出面阻止两家儿女的这场自由恋爱,理由是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杨家认为“书香世家”不该对上“铜臭商家”;吴家则认为独女嫁给穷人做大媳妇,不仅生活没有保障,还要伺候公婆和一大群小姑小叔。

  然而两个有情人决心已定,甚至相约要到鼓浪屿的某个山头跳崖徇情。后来幸得吴素卿的说劝,吴家总算接纳了杨纪波,两人终成眷属。

  “我们的婚礼在一个学校里举行,虽然简陋,却是我一生难忘的一刻。”如今,杨纪波还保存着他与爱妻的一张结婚照。

  对于爱情,杨纪波敢做时代的“小荷尖尖角”;对于婚姻,杨纪波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恰到好处的爱情就好像煮沸的开水,进入婚姻后,这锅水只有慢慢变冷的份,“最大的制冷剂就是子女的出生和抚养,要占去母亲几乎所有的精力,这就很容易使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因此,大儿子直到五十几岁才成婚,并且决意不要孩子,杨纪波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想不开,而是欣然接受了。美食民俗

  感性启蒙理性成行家灵性异杨纪波在厦门饮食界有一个响当当的头衔:美食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民俗专家,《厦门市志》第五册第四十八卷《民俗》就是由他撰写的。此外,他和杨汉松、杨又存兄弟三人共同撰写了《厦门市志》第二册第二十一卷《外事》。他公开发行的5本书以饮食、地名专著为主。和25本文笔轻快的“内刊”不同,这些市志和专著的撰写,凝聚了他十几年的心血。

  “我迷上美食和民俗,和我小时的经历不无关系。”杨纪波不大习惯专家的称谓,只说这是自己的兴趣。他说,小的时候,他家家境不错,常常跟着父母到厦门的一些有名的酒楼吃饭,可谓吃遍厦门小吃,而母亲手巧,常在家里制作糕点,更是让他对美食有了感性的认识,对美食的兴趣和鉴赏由此启蒙。此外,作为书香世家,他的祖辈和父辈都十分注重传统民俗,如每到“天公生”的日子,老祖父总要敬神。

  1979年,杨纪波退休后被聘到政协文史组做编辑。一次,《中国烹饪》要出“闽菜专辑”,机缘巧合,和他两小无猜的妻子小时候曾是饼店的“火头军”,擅长烹调。杨纪波求助老伴说:你这“火头军”就做我的“狗头军师”,参谋参谋吧。老伴没有说大道理,只谈小经验。他提起抗战时,厦门沦陷,为了充饥去捞浒苔,而浒苔以鼓浪屿“三片石”产的最好。

  对美食极有悟性的杨纪波在老伴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启发,他根据老伴的实践经验写出了《浒苔》一文,在《中国烹饪》上发表,随后《闽菜掌故》也刊出,因此在烹饪界声名鹊起。

  后来,他又陆续写出不少饮食文化的文章发表在厦门本地的报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被聘为红案厨师技术职称考评顾问兼评委、旅游烹饪协会的顾问。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台湾“中华美食交流协会”几次到厦门进行美食交流,杨纪波不仅参与其中而且还写出论文,详细论述了“闽台地域饮食文化”有“和而不同”的个性,在美食界享有盛誉。自费出书

  花十几万不公开发行被笑傻

  杨纪波的书房里有一个专门的橱柜,里面摆放的25本书有些特殊,它们有一个名称叫“内刊”,这些“内刊”是他花了十几万自费出版的,每本印制500册,只送给他认为会认真阅读这些文字的书友。

  “说实在的,花那么多钱出这些书,有人认为我太傻。我被笑傻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仁者见仁吧。”在杨纪波看来,这些没有公开发表的书文,记载着他私人的回忆,凝固了他某一时刻的灵气,充实着他的晚年生活,可能成为后代的一笔精神遗产,这样就足够了。

  的确,杨纪波的这些“内刊”,均是对自我生活的一种“原生态”的记载,文字没有刻意的雕琢,或悲或喜的真情却流露无遗。一本《生死情结》把他和爱妻的故事描写得如泣如诉,一本《小花小草》,由外孙女在封页题字,收集着他的一些小说散文、旅游散记以及个人小传,而《山舞银蛇》则是一本诗词影集……

  在这25本“内刊”中,杨纪波最爱《生死情结》这一本,这本册子也最受他的书友欢迎,500册,很快就送完了。他认为,如果是公开发行,因为书本所载内容缺少现今的流行元素,搁置书店最大的可能就是滞销,因此“卖书”不如“送书”。

  采访中,杨纪波朗朗念起了外孙女为他写的《外公小传》:“黄药师形容黄蓉是三分邪里有七分正,七分正里还有三分邪,外公虽说不上‘亦正亦邪’,却也颇有一身‘怪气’……外公是凭一颗真心在生活……正是因为这分‘怪气’,达官显贵再摆架子也不得不对外公另眼相看,而他身边许多普通善良正义如他的人们自是敬他重他……外公的观点、思想也是常新,因此和外公相处有时竟比和父辈相处更无代沟,更轻松自由……”

  杨纪波不让自己闲着,还养成了另一个习惯:每年自费出外旅游两次。谈到旅游,他很兴奋,打开影集热情地介绍起自己游历大江南北时留下的照片和诗文,“我出外旅游用的是自己的退休工资以及参加社会活动得到的补贴,不从子女手中拿钱”,杨纪波保持经济独立,这也是他的“怪气”所在。

  解放之前

  署名“犯人”揭露反动统治文笔利

  杨纪波出生没落世家,祖籍南安,祖父是厦门有名的“草药仙”,父亲是小学教员、校长,他是长孙也是长子。高中辍学的他,在1940年考入厦门“共荣日语学院”。毕业后,经教授推荐到银行,使穷小子一进去就越级当行员。1947年春,还算年少的他,任鼓浪屿区政府公务员,兼职机关报的副刊总编,以及几间大小报的记者,他既是小报记者,又是“厦门通俗教育社”语文课的临时教员。

  由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公务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杨纪波经受了不少打击。然而即使是在被下放到山区的困苦日子里,杨纪波依然乐观积极,写出了《下放周年千字文》,上过当地的墙报。

  “文革”初,杨纪波受审,工作人员问他有过不少化名,为的是做什么坏事?他说,他没有做坏事的化名,有写文章的笔名。工作人员责问:你有没有化名“犯人”?他说那是写文章的笔名,人总不会化名“犯人”去干坏事,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其实,杨纪波在解放前的确写过一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乱抓所谓“犯人”,署名就是“犯人”。工作人员为此恼羞成怒。

  杨纪波曾经当过日语学院学生,当过日籍银行职员。因此,文革批斗他“里通外国,是国际间谍”。“我心里想,间谍比特务大,自己不是特务,更没有‘资格’当间谍,但不敢反驳,怕工作组恼火。所谓不理解也要理解,想不通也要想通。”杨纪波咧嘴呵呵地笑了起来。

  后记

  杨纪波曾经当过“无冕之王”,如今却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他“退而不休”,一身数职,热心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工作之忙,生活节奏之快,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年届八十的老人。

  出生世家,从小对传统民俗耳濡目染却勇于冲破规约自由恋爱;对婚姻爱情有独到看法,丧偶10多年却坚持独身;不缺才气,行文流畅,却只把文字出版为“内刊”……正如他的外孙女所说,杨纪波的“怪”,也就是他身上的矛盾性。

  而在采访的最后,杨纪波则对自己的“怪”作了注解:“我承认我怪,但是怪得有谱。”

  这也许就是对嬉笑怒骂、“怪气”十足杨纪波的真实写照吧。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