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老年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5: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文范

  经过23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三年龄教育(老年教育)已经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教育经验,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和高度肯定。

  终身教育成为国际潮流

  国际社会称老年教育为第三年龄教育。教育专家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四个年龄期,第一年龄期为幼儿到青年(以学校学历教育为主);第二年龄为成年期(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第三年龄期是退休或低龄老年期(以老年教育为主);第四年龄期为年老体衰,逐渐依赖他人赡养护理照料(以自我休闲为主)。第三年龄大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最后阶段。老年人通过教育,调节心理、生理活动,本质上以精神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积极促进人口健康老龄化,使老年人推进和延续进入第四年龄期。

  第三年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结合法国进入老龄社会百余年的实际,首先提出:“教育应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应贯穿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现在,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教育思潮。

  我国老年教育从创办到现在经历了23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大力兴办第三年龄教育,广大老年人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融入群体,使我国老年人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中,提高了生活、生命质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用自己新的视野、新的风范,积极参与社会,发挥了自己的睿智和才能,展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我国第三年龄教育在创新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宝贵的基本经验,得到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的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在世界第三年龄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第三年龄教育蓬勃发展

  我国第三年龄教育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到来和干部制度改革,而蓬勃发展的。1983年,山东省率先创立了第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标志着我国第三年龄教育迈出了第一步。23年来中国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到现在已达到2.6万所学校,在校学员230多万人。这种积极健康的终身教育,为众多老年人提供了终身教育的机会,增长了科学文化知识,增添了生活乐趣,提高了生理、心理素质,焕发了青春,再现了人生价值,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新。

  我国第三年龄教育具有东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好经验、好形式、好内容,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科学、多学制的开放式的教育教学体系。主要表现在:教育注重“学、乐、为、教”相结合,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造就与时俱进的,自尊、自立、自强,有作为的新一代老年群体;教育、教学内容体现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普及性和趣味性。根据老年学员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职业职位以及个体习性爱好等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教育管理上体现严谨有序的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授课形式采取就地就近,学量适中,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师资队伍采取专职、兼职以及聘任相结合,已形成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和谐社会内容成为主题教育

  中国老年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创造新的工作机制,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突出政治文化教育,技能技术教育,科学保健教育,时事形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采取灵活、多样、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学、乐、为、教”相结合。通过社会办学、联合办学、自主办学等形式,发展和促进我国第三年龄教育,使之规范化、社会化、科学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坚持公平、平等、民主、友爱;三是强调人自身的心理、生理平衡和谐,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就人际关系来讲,要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在学习型社会中,加强和谐社会的主题教育。中国老年教育要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体现和维护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在与时俱进的主题教育中,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实现中国老年教育由“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理性发展的又一次新飞跃。

  (作者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23日 第十三版)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