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保护环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5: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宋健

  内容摘要

  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舒适的生存环境,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

  目前,我国环境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距离,对空气、水和食品的污染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新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小康是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梦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核心目标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舒适、人民生活殷实宽裕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包含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内容。全面小康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舒适的生存环境,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必然迅速提高。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增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保护和建设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小康的社会不仅要求物质丰裕,而且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保护是一项极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各种政策和措施,都有利于全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变传统的以消耗以至于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保护环境是改变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已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已有显著提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千年以来的小康梦想,将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步实现,人民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全国总的环境状况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持续增加。据国家环保总局分析,2003年全国排放的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超过环境容量的62%,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全国江河湖海普遍遭受污染。从全国环境状况看,部分区域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有些地方人民还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识是:对空气、水和食品的污染是社会上最大的杀手之一。

  历史走到今天,中国进入大发展阶段,保护和建设宜人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全面小康社会不能缺少的条件和全国人民的迫切需求。现在,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建设现代社会的科学规律。在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时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摒弃那种对自然界只讲索取和征服,不讲建设和保护的陈旧的思想,树立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观念。要使全国各级、各界领导人都深刻理解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灭绝生物等行为严重损害当代人民的切身利益,毁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违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真正的犯罪行为。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是过去至少38亿年的历史中在地球的自然环境中与其他生物相辅共生、共同进化而成的,从低级到高级,从水中爬到陆地,达到今天的智慧程度花费了近5亿年的漫长岁月。所以科学界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如果我们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灭绝了其他生物,人类在地球上将无立足之地。近10年航天事业对太阳系的科学探测表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能够承载生命的绿舟。从这个意义上看,保护、建设和呵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最高利益所在。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层面,摆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人文指标。要坚决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确保经济在环境和资源可承受的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人民能享受适宜的生活,保持健康的体魄,这是中国得以强盛、民族得到振兴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态环境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相辅共生的理念虽然出自古人,今天已是无可置疑的科学真理,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到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之中,这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在今日之中国欲建立现代生态环境文明,需要各级政府、经济界、工业界和民间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人民大众的觉醒和参与。把建立生态环境文明的要求融入社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摒弃陋习,杜绝污染,形成爱护自然、呵护生态的社会风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保护和建设好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争做一个高尚的人。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23日 第十六版)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