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送越南两份大礼 布什打"越南牌"遏制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0:41 新华网

  美国总统布什与越南总理潘文凯举行会谈

  5年前,克林顿总统作为越战后第一位访越的美国总统,受到了越南人们的热烈欢迎。21日,30年来首次访美的越南总理潘文凯从布什那里得到了丰厚的“大礼”。但是,布什与潘文凯的高调握手,似乎并没有消除美国舆论对美越关系的怀疑。

  布什送越南两份大礼

  21日,布什与潘文凯在白宫会晤后表示,他计划明年访问越南并支持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华盛顿邮报》评论,这是潘文凯的“巨大胜利”。

  布什还赞赏越南政府帮助寻找在越战中失踪的美军士兵的下落。他说,“越南政府提供的信息使许多美国家庭感到宽慰,有助于他们结束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经历。”自1988年以来,越南政府找到了大约500名在越南失踪的美军遗骸。目前,仍有1398人下落不明。

  在敏感的越南人权和宗教自由议题上,布什刻意低调处理。据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透露,布什只在私下会谈中,要求潘文凯在推进人权和宗教自由方面加大力度。而会后布什提到的“美越之间就宗教自由问题达成了历史性协议”,麦克莱伦坦承,就是今年5月美越之间达成的宗教协议,而不是什么新协议。

  潘对两国关系充满信心

  在会后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潘文凯说“会谈本身说明,越南与美国的关系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还表示自己的访问对于提升两国关系到新的高度“充满信心”。

  潘文凯表示,“越南有8000万人口,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还承诺越美之间加强军事合作。在与布什会晤前,潘文凯就暗示要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与美国分享情报,并可能派军事官员接受美国训练。

  美国媒体反应不一

  对于双方首脑的会晤,美国媒体和舆论有不同的解读。《华盛顿邮报》认为,从布什总统和一些议员主张加强与越南的经贸和军事关系来看,美国已经走出越南战争的阴影。而《纽约时报》则暗示,布什在向越南施压要求其改进人权和宗教自由政策的问题上轻描淡写。对于潘文凯访问的历史性意义,各大媒体似乎都少有提及。

  有媒体报道,布什内心仍然轻视越南。证据是,布什与潘文凯的会面只有半个多小时,不仅没有回答记者提问,而且是在午饭前结束。这种冷淡的接待规格反映了布什的真实态度,也反映了布什对于接受越南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准备不足和矛盾心态。毕竟,越南和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曾经在战场上打败过美国,而且两国在人权和宗教自由问题上还有很多的争议。

  又是为了遏制中国?

  对于潘文凯的访美之行,美国媒体似乎普遍认为,布什是打越南牌。不过,至于这张牌的目的,也有不同解释。

  《华盛顿邮报》认为,布什是迫于国会两党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压力,目前,许多议员指责布什误导民众,夸大了伊拉克的威胁,并呼吁美军从伊拉克撤军。布什通过提升越美关系,希望通过与昔日对手的和解,发挥示范效应,展现伊拉克未来的前景,进而获得民众对伊拉克政策的支持。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认为与30年前发动越战是为了遏制中国一样,布什如今对越南总理潘文凯的热情接待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美越关系能走多近?

  根据布什的承诺,今明两年将是美越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年10月在香港举办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和2006年在越南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年度高峰论坛,将是观察美越关系走向的重要指标。美国能否履行承诺,美越关系能走多近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此间分析认为,尽管布什与潘文凯的会晤达成了很多共识和成果。但是两国在从社会制度到宗教政策、人权问题等多方面的分歧依旧难以短期弥合。潘文凯面对布什要求改善人权和宗教自由的压力,把两国之间的分歧归根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不同。”

  曾经在越战中被俘的美国参议员迈凯恩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发出了模糊的信息。他称赞越南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越南政府的人权政策仍然表示怀疑。他说“他们已经采取了措施,”但是“我们希望看到在民主、自由、人权和其他所有象征民主的地方取得进步。”这也许代表了很多美国人的观点。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评论认为,在越南没有切实改进宗教自由和人权、实现民主选举之前,美国不应同越南走得太近,否则,布什总统在全球推广民主的目标就会落空。(来源:文汇报)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