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报纸上署名检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3:02 人民网

  《人民日报》从邯郸移到武安不久,1946年七八月间,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开始了。农民群众兴高采烈,说这是“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四指示”,号召实现“耕者有其田”。晋冀鲁豫区经过周密的讨论和部署,所属四个区(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的土地改革在七八月间相继展开。

  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老区的封建势力已大为削弱。极少数附敌的大地主——汉奸,财产被没收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理负担政策,包括累进农业税法,使得一部分大、中地主卖出很大一部分土地。1942年到1943年彻底实行减租减息,从土地占有状况来说,中、小土地主普遍下降了。因此,贯彻“五四指示”老区主要是复查,新解放区才是运动的重点。武安很大部分是新解放区,包括报社驻地一带。

  毛泽东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看看武安的土地改革,真正体会到那是千真万确的威武场面。农民组织起来了,说理,斗争,算账。地主威风扫地,农民扬眉吐气。但当时还是削弱封建经济,不是消灭封建经济,尽管算账也把不少地主算垮了,但因政策是彻底减息而非土地改革,斗争一般比较温和,很少有人动武。这次不同,“放手发动群众”,“彻底消灭封建”,报纸宣传鼓气再鼓气,提醒干部放手再放手。又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又给地主留同样一份土地,又只消灭富农的封建剥削部分,更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群众未曾发动起来,常常“不及”;群众一旦发动起来,往往“过头”,特别是在运动初期。从武安的情况看,我认为要说有过一些难免的偏向,主要是后者。报纸大张旗鼓地分析、批判怕“变天”的思想,大力鼓吹彻底消灭封建阶级,完整地宣传土地改革政策,都是很得力的,这是主要的方面;同时也传播了一些错误的经验,如“追根子”,“挖浮财”等等,助长了运动中已经出现的“左”的情绪。

  在宣传土地改革的高潮中,我们还犯了一个错误,在报上署名检讨,检讨又过了头,引为终生教训。8月2日,《人民日报》登了翟士贤献田的新闻。翟是共产党员,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任八路军太岳纵队宣传科长,后在北方大学当教员。翟家为武安伯延镇三大地主之一。他献出田地二百多亩、房屋二百多间、价值几百万元的衣物用具(当时订阅《人民日报》,每份每月九十元)。中共武安县委号召干部学习他献田的行动。太行区党委在报上表扬翟士贤,并写信给武安县委,“将这一模范行动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普遍讨论……号召向翟士贤同志学习。”此后,行署专员代其家庭献田,开明士绅献田,部队干部献田,学校教员献田,连续报道,相当突出。

  10月4日,《人民日报》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略谓:“报上登的翟士贤献田消息,完全不符真相。”翟家在伯延镇是一霸,翟士贤看到家庭被斗,曾经出面抗拒,县委曾组织全县干部对他进行斗争。翟见事不妙,改变态度,“挑了三十亩好地后,才把其余交给群众。”

  抗战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干部出身于地主家庭,其中多数经过党的教育和革命锻炼,在工作中表现是好的。家在敌占区的无法联系,不必说了;家在根据地的,如果真正同家庭划清界线,动员家人献出超过平均数的田产,既减少土地改革的一些阻力,本人也放下“包袱”,当时我认为这种作法应该肯定,现在也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好。当然,这只是解决土地问题的一种辅助方式,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群众斗争。

  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误:第一,对这么大的政策问题,没有请示中央局,看了新华社华中分社发了献田新闻,就匆忙找个“典型”,在本区抢先报道。中央局多次批评我们“抢先”,我们也曾多次检讨。但真正认识清楚,是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碰了更多的钉子以后。新闻报道要求快捷,但是不能抢先。看来两者有矛盾,实际是统一的。不少新闻工作者有两个弱点,一是理论水平低,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因而对某些新事物、新问题难以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一件大事当前,如果不请示,不商量,自己又不进行前后左右的深思熟虑,就匆匆忙忙抢先报道,很难保证不发生错误。新闻贵乎迅速,但要建筑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看不准时宁肯等一等,即使丧失某种时效,也比发生“抢先”错误然后更正、善后为好。第二,记者原稿中有翟士贤最初曾与群众对抗,进而“思想自觉”,决心献出田产的过程,编辑时考虑“不合表扬的精神”,把翟思想转变的过程删去,“拔高”了他的精神境界。其实,就翟士贤这样的人来说,由不了解政策到了解政策,由对抗群众到决心献田,有斗争,有发展,实实在在,符合思想发展规律,如实写出来,更有说服力。删掉思想发展过程,背离了新闻必须真实的基本原则,好心也就办成错事。多年来,在新闻工作中,追求人、事的“完美”,蓄意“拔高”,轻率增删的毛病,一直没有完全绝迹。这种“职业病”相当顽固,值得引起持久的注意。194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一版登了安岗、李庄署名的关于此事的检讨,上纲说,“由于没有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不自觉地扭到了地主方面。”我们处理这篇新闻有错误,前边已经说过了。至于怎样扭到了“地主方面”,检讨中没有说清楚。当时我们作检讨是诚恳的,并无任何为难之处。但没有说清楚,说明没有想清楚。以戴帽子的方法代替具体分析,这种检讨不能律己,更不能服人,实不足取。

  从此,献田的新闻在《人民日报》上消失了。如果说开初未经请示,就连续登了那么多,不妥当;那么,后来也没有请示,就一概不登,是否就妥了呢?如果说翟士贤献田新闻不完全真实,不该登;那么选登少量完全真实的典型是不是可以呢?现在看,当时如果接受教训,经过请示批准,选择一些典型人、事,继续对自愿献田问题作一些报道,对减少某些阻力,顺利完成土地改革可能会有好处,我们不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该在犯了错误,在报纸上作了公开检讨之后,立即停止积极的探索。

  摘自《李庄文集》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