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艰难,凡事问个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3:13 人民网

  解放战争期间,《人民日报》对晋冀鲁豫区中心工作之一的土地改革的宣传,是积极、稳妥的。但在1948年1月刮了一阵风。一版头条突出、连续地登了几篇引人注目的新闻。1月9日新闻标题:《贫雇(农)仍在挨饿受冻执行土地法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1月12日标题:《黎城(县)五村调查发现大毛病地主富农压迫贫雇弄得冬季生产垮台》;1月15日标题:《地主钻进党内压迫贫雇掀掉这块石板才能翻身》;1月16日标题:《西井地富霸占贫雇老婆武安(县)政府包庇恶霸官司打到边(区政)府两年还没解决》。这些新闻给人造成一个强烈的印象:太行区土地改革很不彻底,遗留问题非常多。

  其实错了。1987年4月出版的《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公正地写道:“晋冀鲁豫中央局1947年10月到12月召开‘冶陶会议’(在武安县冶陶镇),贯彻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在晋察冀区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编者注)精神。之后,太行区由于对前一段工作作了不恰当的估计,因此在贯彻‘五四指示’(即《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指示》,1945年5月4日公布,提出实现‘耕者有其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简称‘五四指示’——编者注》时出现的‘左’的偏向,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果用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比喻,评价太行区当时土地改革的成绩和缺点,我看是公允的。《人民日报》宣传土地改革的成绩和效果,也称得上九个指头。但是,那几条新闻在关键时刻传播的“不恰当的估计”,在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中一度造成颇大的错觉,不少人曾提出意见和责问。当时我参加一版的编辑工作,不管这些消息来自何处,我都负有责任。

  事后查明,这些新闻提到的一些事例虽然基本属实,但这样执其一点不及其余,而且连续报道、突出编排,它所造成的印象,却不符合宏观实际。

  我个人,以及一起工作的某些同志,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这就不能不谈到我们身上存在的一些弱点。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提醒全党干部:“凡事问个为什么。”这是个极重要的教导。可是,我对此长期做得不好。参加革命之初,不懂得应该问个为什么。党说的当然是对的,好好执行就是了,问什么?以后长了点见识,逐渐认识到应该问问为什么,但不知道怎么问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浅,这个致命弱点日益显露出来。到了中年,多了些见识,既有要求也有条件问一问,但是不敢问了,那原因,大家都清楚的。直到望七之年,才有了认真问个为什么的可能。好大的代价!现在的青年人比我们幸福,党和国家真正提倡、鼓励大家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凡事问个为什么,自己只要勤奋学习,紧紧跟上,就能逐步做好。

  凡事问个为什么。需有起码的“本钱”。理论、勇气之外,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了解实际。我的大毛病之一正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在稍微复杂的问题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例如本文开头说的这件事。当时,我对地方党委那样估计土改形势深信不疑;对(群众运动)“再鼓一把劲”的主张我完全赞同。尽管当时年轻气盛,也提了些不同意见,但是轻飘飘,这就注定要犯错误。

  在农村,住群众造的房子,吃群众种的小米,有时候还帮助房东扫扫院子,教孩子认几个字,是否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了呢?不一定。1943~1945年整风,1947年整党,都从思想、立场检查过这个问题,有不小的收获,基本上摆正了个人与革命、个人与党、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使翘到头上的尾巴缩到两腿之间。但那多是在道理上。总的说来,我还缺乏作为“家人”而是作为“客人”在群众中生活、工作的锻炼,看许多问题不是“一张皮”而是“两张皮”。

  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好机会。1948年2月到5月,在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下,成立了一个土(地)改(革)工作团,在武安县第九区参加土改复查、整党运动。工作团由中央局宣传部、人民日报社、边区文联等单位人员组成,报社人员占大多数。张磐石任团长,安岗任副团长。报社编辑部留约三分之一的人员坚持业务工作,三分之二的人员参加工作团,定期轮换,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团员同群众彻底“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位外国朋友——英国人大卫·柯鲁克、加拿大人伊莎贝尔·柯鲁克夫妇参加了十里店村的工作队,并写成《十里店》一书,对这个村庄群众运动的成果和经验,这次群众运动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巨大作用,作了高度评价。

  作为第二批土改队员,我怀着思想改造的热望到了山村。这是武安九区一个只有四五十户的小村庄,位于林木森森的山坳里。百十年前尚少人烟,以后一些贫苦农民来此开山垦荒,筑屋而居,慢慢形成村落,故名山村。山村土改已经完成,我的任务是复查,解决遗留问题。九区一个青年干部同我一起工作。

  对首次也是末次的农村群众工作,我一直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特别警惕站稳立场。认识几千方块字,时刻注意别翘尾巴。因思想准备比较充分,工作近一月,这些方面未出问题。最大的收获是直接体验到农村工作的复杂,农民对任何问题的要求都是那么实际、具体,更加感到1月份那些宣传的幼稚、浅薄,脱离实际。

  山村没有地主,也没有富农。几户中农之外,都是贫农和佃农,租种外村地主雇人在山村开垦的和高利霸占的田地。多数人虽然少地或无地,生活大体不比中农低,全靠冬仨月运木炭到山下出售,赚脚钱补充家用。全村生活最好的是卜姓木匠。此人五十多岁,常到邻村“耍手艺”,有活钱收入,一日三餐小米,为村人所艳羡。土地改革期间,没收外村地主在本村的土地,分给佃农和贫农,大家高兴。美中不足的是没收了卜老头的木匠工具,分给几家最穷的佃农。理由是卜的已故姑父的堂兄曾经是地主,所以他也“不干净”。木匠工具分散了,有人分得斧头,有人分得锯子,最不济的分得墨斗,结果谁也干不成事。老卜头失掉工具,再不能外出干活,终日躺在炕上生气。

  全村五个党员,组成一个支部,支书兼村长。党员出身好,坚决拥护土地改革,无人多占斗争果实(事实上也没有多少斗争果实)。村小人少,不是亲友就是邻居,干群关系不错。支书本不同意这样对待老卜,但他是老卜的亲戚的亲戚,如果绕上几个弯,他也可能“不干净”,所以尽量少说,避嫌自保。抱着学习态度,细心调查研究,首先了解本村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得悉山村由于没有地主富农,阶级关系不算复杂,居民或亲或友或邻居,在物质利益、宗法关系等等方面也无多大矛盾。干部公道廉洁,干群关系比较融洽。错定老卜的阶级成份,乍看事情不大,但是伤了不少人的心,同老卜关系甚好的几位老农,一度怀疑土地改革是否公正,怀疑领导划阶级的工作员对政策是否口是心非。经过反复解释,彻底平反,老卜有了笑容,大家也都满意了。

  总的说,山村土地改革的成果、现状和问题,同我们1月份的宣传对不上号。我们当时所以犯错误,是过分依靠某些书面材料,轻信某些来稿,将“点”作“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以后几十年,虽然经常想到新闻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重要,在编辑工作中有时做得好些,有时则做得很差,还是难以完全摆脱自己的惰性和思想方法片面的影响。

  我们在山村实际上做的是团结工作,为老卜正名,恢复他手工业工人的身份:分了的工具收拢来还给他。这都没有什么困难,符合多数人的心意。在团结基础上动员大家搞生产,迅速形成一个高潮。农民心里清楚,分了地,翻身了,可是翻得“不透”,谁家都穷。抗战八年,解放战争两年(当时还未结束),锻炼农民的革命斗志,也消磨农民心理、物力的耐力,人们已经感到疲劳。现在提倡团结生产,发家致富,支援解放战争,促进全国解放,说到大家心里了。饭场上(农民吃饭,喜欢端着碗凑到一起,边吃边谈,是为饭场)、炕头上,谈的都是这件事。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长远的向往。这种得自实际的感受,对《人民日报》不久后关于生产的宣传,大有帮助。二十年后,听到“阶级斗争为纲”的喧嚣,能有几分怀疑,些微抵制(当然是曲折的、消极的),不能说没有受到这种感受的影响。

  摘自《李庄文集》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