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正面报道:揭开面纱 挤出水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3:39 人民网

  摘要:本文试给隐性失实作了探索性的概念界定,包括新闻的全面真实与受众理解的主观的新闻真实两个层次。从有损于媒体信誉、有误于社会利益、有害于党的领导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危害,揭示了问题的研究价值。从采访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诉求、知识储备等内因和对隐性新闻失实的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几个角度追溯了隐性失实的原因,探讨了减少规避新闻隐性失实的对策关键词:正面报道隐性失实典型报道 宣传艺术 唯本质论

  一 、正面报道隐性失实概念的界定及其现状

  新闻隐性真实。新闻中不仅要求某个具体事实符合实际,同时也要反映全面事实的真相。新闻是获得受众的正确接受才会体现最终价值,因此,另一个深层次的的真实就是理性的受众接收信息后主观理解的真实理性的受众准确接收信息。新闻的全面真实与受众理解的主观的新闻真实可以称作与新闻的隐性真实。

  正面报道。判断一个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关键是要看这一报道是否真正起到鼓舞和启迪人民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作用。包括典型报道、经验报道、重大庆典活动、会议报道等.

  所谓隐性失实,即新闻所报道的单个事实都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仅仅局限于片面局部的没有反映事物全貌的相对真实。另外,我们也尝试把虽然报道的事实比较真实,但是由于报道的形式风格的不适当或者因受众对媒体或者记者的不信服而导致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的质疑包括在内。

  正面报道的隐性失实主要有以下表现:典型报道中绝对化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违背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为突出宣传报道某个典型特别是某个先进人物,不恰当地进行大肆渲染致使人物的行为脱离于必要的社会主客观条件,如先进典型一心扑在工作中只有先进性而不顾家庭没有了人性,读者觉得报道的人物虽然可敬但不可亲,甚至怀疑报道的真实性。报道成就仅仅是一好百好忽略了成就的多方面原因而仅仅归因于当事人与党的领导。经验性新闻就主观夸大经验适用性的范围,忽略了经验成功的具体环境和特定条件,没有关注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把经验当作普遍真理。

  而一份关于典型报道的读者调查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根据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些问题不仅是典型报道“老”模式的致命伤,也使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宣传不再像以前那样笃信不疑,而是产生怀疑、厌烦甚至排斥的逆反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投入那么多的宣传资源,却收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二、正面报道隐性失实的危害

  1.公众的怀疑心理与逆反心理,正面新闻的宣传与激励作用没有实现。好的正面报道最基础性的因素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山呼海应式的精神力量,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那种不能让受众产生共鸣的正面报道,其基本价值没有得到实现,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自我夸耀或是令人反感的精神产品的推销,正面报道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现在老百姓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正面报道不可信,揭露性报道则比较真实,所谓“看小报不看大报”、“看副刊不看头版”和“看标题不看内容”,就是对虚假正面新闻憎恶的表现。受众对新闻信任感的丧失和强加给他们的结论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最终报道的激励作用没有实现,反而成了让老百姓反胃的东西。

  新闻的可信性是指新闻受众认为报道符合客观事实。真实的标准是客观的,而可信的标准是主观的,新闻受众并非可以随意施加影响的消极客体,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且,长期的生活实践的历练,要求他们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鉴别,逐渐积累经验,成为一种定势心理。因此,可信与不可信是受众主观上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判断,真实的并不一定可信,可信的并不一定真实。真实的新闻按理说应该是可信的,但有两个因素导致受众对真实的新闻也产生了不信任感,形成了逆反心理第一是受众对于新闻媒体或者记者已经产生了不信任感,形成了逆反心理,第二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或者是新闻来源缺乏权威性,或者是新闻表达缺乏客观性,或者是新闻远离了受众感情,都有可能诱发受众新的不信任。我们的正面报道长期积下的恶习导致了正面报道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正面报道中,往往就存在着受众“求近求同”性心理与典型“圣人”化的矛盾。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受众在选择新闻时,除了存在着“地域接近”的心理外,还存在着“感情接近”和“利害接近”的心理。高明的记者应该能够打破地域的界限,将与受众情感相连的典型人事和“典型事件”客观朴素地表述出来,“以文传意”,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感情,缩短地域上的距离以达到典型的宣传效果。

  “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人和被传播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强化优点、弱化缺点的做法常常使受众觉得典型人物“只应天上有”,自身与其差距太大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动力,即使受众对于正面报道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产生了信任感,但是这种先进性高高在上,具有了“上帝”的道德水平与“超人”的非凡本领,所谓敬而远之,也不会真正在老百姓心中产生共鸣,典型宣传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2.由于采写经验性新闻中对经验的普遍真理化造成了盲目跟风,最终导致了损害社会利益的不良后果。对于某些先进经验性报道,记者为了拔高新闻价值,对经验获得成功的特定条件极其实施中或者推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而不谈,在这个媒体依赖性逐渐提高的年代,显然有损社会整体利益。《中国少年报》曾在一个月内收到14个省的34篇来稿,报道17个少年儿童救人身亡的事迹,其中大多属能力不足或抢救方法不当。想想那些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英雄,毫无疑问培养孩子献身精神十分重要。但在宣传少年英雄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时,更应多宣传一些他们的机智与聪明。否则,孩子们受到所谓英雄主义的感召,最终不利于孩子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我们的报道更应该让更多的同龄人在学习他们的英雄精神的同时,学到更多科学的方法。如果媒体不考虑社会的主客观条件,显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引导。

  3.对于正面报道的不信任自然而然延及到报道主体,造成了读者对党报党刊的不信任,最终不利于党的领导。正面报道是党报的重头戏,在党报报道量中占有绝对优势,可谓是党报的“当家花旦”和形象大使,党报党刊是党的喉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个时期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舆论阵地。如果正面报道不能获得老百姓的信服,那么舆论的主体当然也不会获得老百姓的信赖了,最终不利于党的领导和社会稳定。

  三、正面报道隐性失实的原因追溯

  1.记者的简单化的片面化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受众感情触发机制的正确认识。在正面报道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记者往往注意到正面人物的超人之处,对先进人物报有完美期待,关注超人性的一面却轻易忽略了人性的一面,导致正面报道单一化,标签化。譬如说为了表现某劳模如何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就用“节假日也不休息”、“孩子病了也顾不上去医院看看”、“父母去世时也不在身边”等等套路,好像英雄劳模们都是神仙一般“不食人间烟火”。更何况像“节假日不休息”这样的情节明显违反了国家《劳动法》中“公民有休息的权利”的规定,不值得提倡和宣扬。

  先进人物的很多事迹常常在采访过程中让记者感动或者敬佩,这部分正面内容在记者的思维中得到强化,对于人物就会有主观拔高的倾向,而忽略了记者本人之所以被感动是基于记者对正面人物事件的亲历性。然而在最终的报道中如果记者只对正面人物的光晕进行渲染,仅仅通过间接文字感知的受众就因为与先进人物、组织的“神--人”差距而产生反感,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也会质疑。

  2.采访比较被动,偏听偏信,缺乏系统知识与深入思考。记者虽说是很好的聆听者,但是采访的主观目的性要求记者必须在采访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聆听之外必须进行理性思考或者受采访对象情绪感染后要回归必要的理性思索,否则就容易导致隐性失实。某媒体曾经报道当地官员的旅游开发搞得非常出色,但是一细究,该地属于国家贫困县,领导拿群众吃饭的钱来搞什么旅游开发,岂不是不顾百姓死活的恶官么?如果记者冷静思索,再联系一下该县的背景,恐怕就不会替恶官歌功颂德了。缺乏系统知识与深入思考,忽略了事物的因果联系,造成了逻辑的不严密和认识的片面性,虽然那种明显的失实比较容易通过记者的常识判断克服,隐性失实在缺乏理性思索的时候规避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有关健力宝老总张海传奇经历的报道显然属于此例。张海有着传奇的经历,奇迹之一就是年轻时多家媒体甚至包括中央级媒体报道其有特异功能,14岁的张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靠着这种特异功能,张海到处开办学习班,成了年轻的富豪。其神奇功能据说让科研教学机构的学者专家也难以解释。张对其特异功能的演示得到了目击者的证明,但是所谓目击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假象,张海的小魔术却骗倒了芸芸众生,正是由于记者痴迷于眼见的假象,晕轮效应导致媒体丧失了基本的理性思索能力,没有经过理性的逻辑的科学分析,导致了新闻的失实,造成了雾锁重楼的媒体整体被动说谎的可叹状况。

  3.唯本质论的片面追求。唯本质论在正面典型宣传中是一种常用的指导思想。以本质真实超越现象真实,这就是唯本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象有可能是假的,但本质是真实的,只有本质才是新闻要着重反映的对象,而且,无产阶级的新闻就要帮助群众认识本质,找寻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带动群众改造世界。本质论不可避免的导致主观臆断和新闻失实。

  由于这种观点将先验的本质作为报道依据,因此在报道中往往会陷入根据已有观点选择事实甚至编造事实来证明已有主观认识的模式。这种观点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对立起来,认为现象是不真实的,只有本质是真实的,但却忽视了本质的真实应该通过真实的现象来反映,没有了具体的真实,也不存在所谓的抽象的真实。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本质成为个别人随意的解释,那么新闻就更是沦为个人观点的随意论证,事实为本源的原则也就不可能得到遵守。这种唯本质论其实是忽略了矛盾的具体性与差异性,片面强调矛盾的共性。同时,新闻的时效性与简短性也限制了单个新闻要反映本问题只是一种妄想,本质只能通过新闻的整体面貌来表现。

  4.记者新闻价值追求的单一化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把新闻的倾向性与新闻的真实性对立起来。新闻媒介对模范的宣传若是过了头,绝对化,宣传效果只能适得其反。部分新闻工作者在认识正面典型时,往往比较片面,认为只要是模范,就没有缺点,一方面突出,各方面突出,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生理能力,出现了对正面典型进行主观塑造的倾向。一个典型挖掘出来,怎样报道,已经不由被报道者本身的实际决定,而是完全由报道者的意愿左右。不少新闻工作者还坚信:只有正面典型非常全面,无一“非”处,才能真正感染群众。于是许多先进人物的宣传,往往按照主观需要给他安上不同的光环,把人物描写成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完人。其结果是受众的怀疑感自然而生,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记者的审美观也有缺陷,片面追求完美人格。诚然,“感召力”是正面宣传报道尤其是正面典型报道中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没有哪个记者愿意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苍白无力。然而,透过对这些年来各类媒体上所发的一些典型报道的分析发现,一些作者过分追求轰动效应,典型被写成了“完人”,反而把原本一个很真实的典型弄得完美高尚得失真了。

  5.由于正面报道隐性失实的间接性而对于其危害性缺乏足够重视。负面报道中出现的失实往往导致记者媒体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对于负面报道中的失实记者编辑都会力求规避,而正面报道是为报道对象脸上贴金的,记者媒体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为零,所以对于正面报道的失实关注度大大降低。再则,由于隐性失实的隐蔽性所以媒体被指责为造假的危险系数要小得多,而隐性失实在诉讼上也不像具体事实的失实那么被动甚至这种风险性几乎为零,因此,外部环境的相对宽松与外部监督的相对疲软也是正面报道隐性失实的高级肥料。

  四、怎样防止正面报道隐性失实

  1.转变对正面报道的操作化定义的界定。李瑞环同志1989年在全国省、市、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谈到:“总之,一切鼓舞人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由此可知,正面报道的标准并非其题材和内容是否为正面的,而是其报道效果是否达到了正面作用。记者在进行正面报道时,对于题材内容的选择也要力求全面,不可唯赞颂是求,而应该关注矛盾的生发、发展最终实现升华的过程。从正面报道价值实现的过程分析,正面报道首先要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让受众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既而受到心灵震撼,自发被吸引,最后外化为行为上的模仿,正面报道的任务才最终圆满完成,其价值完整体现。

  正面报道的宣传必须注重实效,产生实效的首要前提就是使宣传报道的内容入脑,入耳、入心。由于受众在接受传播时,个人知识、经验、阅历、思维形式等各具特点,每个人对信息的关注取向、对同一信息的关注程度各有不同,对传者所传达的信息产生不同的解读是正常的。从理论上讲,每个人对同一事实的传播和理解都会与事实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偏离,这个偏离值越大,传播的效果与预期的目的越远,传播越不成功。新闻传播者的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这一值最大限度地趋近于零。产生负面解读的现象,就是因为这种偏离值过大所致。在进行正面报道的时候,应力争把这种偏离植最小化。

  2.记者转换思维方式,客观报道先进的“人”而不要造“神”。先进人物、记者、受众都是平等的,切不可仰视先进人物,俯视广大群众。受众在接受宣传者的信息时,更注意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判断,有选择地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在宣传中应避免简单化、行政化,一定要将受众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对待,不能采取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受众的多样性与主动性,让受众确确实实通过选择性注意和自觉性理解,潜移默化、心悦诚服地感受与信服。

  没有受众自愿买报纸去受“训话”,记者或其塑造的先进典型的高高在上只会让读者感到厌恶和同时产生一种自卑感,尤其是某些典型报道通过贬低一般群众对比出先进典型的高尚伟大,不足为取。记者心中始终要明白:先进典型属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因此先进典型应该和一般群众是平等的,我们宣传先进典型的作用不是为了贬低批评广大群众,因为广大人民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也不可能都达到像先进人物的较高的道德水平或者智力水平,媒体的任务只是心平气和的制造舆论,指出群众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3.要抛弃宏大叙事,“用局部叙事取代总体叙事,用小叙事取代大叙事”。“依靠大叙事的做法被排除了,‘小叙事’依然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这种局部叙事或小叙事是指在时间空间上受到严格限制的叙事,与新闻报道的要求具有不谋而合的密切关系。新闻报道的新应该包括三方面事实新、思想新、时间新。其中的事实新与思想新决定了新闻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必然性。新闻要到达使理性受众理解信息的目的,首要就要把新闻写好看差异性显然是满足此标准的必要条件。正面报道本质上虽难以拒绝说明因果与发现规律,给人们提供目标,绘制蓝图、提出前进方向、指定评判标准的较为宏大目的,但是正面报道仍然属于新闻的外延之内,新闻的根本要求是正面报道难以抗拒的根本信仰,自然其根本性质“新”在正面报道仍然应该保持。我国正面报道的异化最终导致新闻采访写作的单一化、受众的质疑、报道效果的适得其反、媒体的尴尬、受众的怀疑对立验证了新闻报道中单一化的大一同的宏大叙事的破产。

  4.采访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考虑问题要全面,不可一刀切,搞两极化,简单化,报道要立体丰满,以小见大,抓住超人性与凡人性的两个方面。央视《面对面》6月6日晚播出的《任长霞:记忆如潮》中,王志问:“她(任长霞)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你在她的心目中是她的偶像,那么在你的眼中,任长霞到底是怎么样?”

  郑州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直接领导李民庆这样回答:“我说长霞应该是在女同志当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但是在公安局长当中应该是中上游,不是最好的。”客观评价了任长霞同志敬业精神、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上是“出类拔萃”的,但在工作能力上并不是最好的。”这并不影响任长霞同志作为典型的榜样作用,也不会影响她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应该知道瑕不掩玉的道理!

  这里编导突破了传统的典型报道不能写先进人物的缺点、弱点、错误的老框框,原汁原味的保留了这段访谈录,抓住当前受众的求真、求实的心理,从实际需要出发,有意识也写点先进人物的弱点、缺点、错误。最终不但任长霞的形象没有被损害,反而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缩短了受众和先进人物的距离,增加了先进人物的可信度。如果实事求是地写出了他们的缺点、弱点、错误,就要使受众对他们的先进性产生怀疑、动摇,那只能说明这样的人还够不上先进典型的标准,靠作者来回避或隐瞒,这样的典型是没有生命力的。

  5.报道先进既要考虑到先进性的可推广性还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打预防针,记者不能回避问题与不足,不能盲目拔高。例如在对少年英雄积极救火,勇于和歹徒斗争不怕牺牲的报道中,虽然应该肯定这种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不可提倡发扬,因为生命是极其珍贵的,这种以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的牺牲自我的行为是不应该推广的,只能作为一种精神的感召。媒体更有义务教育学生们,社会是复杂的,当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当遇到侵害时要学会自我保护等等。

  6.采编人员要有火眼金睛,多储备知识,多思考问题,在报道前力争避免正面报道的隐性失实,在编审时及时发现新闻中的失实,在报道后要有勇气与责任心对失实的部分及时纠正。由于在正面报道中的隐性失实一般不会导致直接的诉讼冲突行为,所以,对隐性失实的主动预防和纠正需要记者立足于严格的自律、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积极作为,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应然之意。记者应该始终牢记,报道就是让理性的读者获得正确的信息,提供准确信息始终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起码要求。

  7.注重正面报道的宣传艺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宣传工作逐步摆脱单一的宣传模式,开始注重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以达到新闻的有效传播。胡锦涛同志200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将新闻传播学规律引入新闻报道,开拓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效果,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好新闻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包装或表现方式,是作品的外在形态。新闻的价值是由新闻事实的内在因素决定的,新闻的“价格”却往往取决于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或手法。新闻的“价格”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一件新闻作品的视听率或阅读率和接受程度。1987年全国好新闻《杭州“三桶”的变迁》,从杭城居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三只桶的变化来折射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马桶——从多到少;挑水桶——从有到无;垃圾桶——“硬件”(动物骨头、罐头盒子)大量增多,“软件”(蔬菜叶子)急趋减少。在绝大多数人的常规思维中,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一是登不了“大雅之堂”,二是每天碰到,已经熟视无睹麻木了。获奖的这位记者却能在三只桶的前后对比变化中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意义,其创造性的求异思维能力让人叹服。

  8.针对目前受众普遍对正面报道采取怀疑态度的情况,记者要用群众的眼光,让群众相信。群众相信一件事实,是接受事实的前一个链节。因此,在正面报道中应解决好视角问题。一句话:必须用群众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当前交通厅长出事的较多的情况下,媒体推出交通局长的楷模赵家富时,新华社记者伍皓、董峻就想到了群众接受心理这一层次的问题,采写了《对一位英模人物的“污点”调查》(2004年8月10日),导语是:“交通局长,赵家富拥有的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个障碍。这个职务实在太敏感了。当我们受命采访赵家富事迹的时候,我们首先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典型能够被读者接受、被社会认可吗?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吗?”

  他们调查发现了赵家富的两个“污点”:其一,赵家富有两个亲戚在公路建设工地上做零工。其二,赵家富的家是一个三层的小楼,住房面积很宽。盈江县委书记杨跃国却说,这两个问题还不能说就是“污点”:其一,在县一级工作,又是当地人,有个把亲戚在本系统内的现象非常普遍,何况赵家富这两个亲戚不过是在工地上做做零工。其二,不能拿大城市的眼光来看小县城的住房。赵家富这套住房,在县城里只是中等水平,虽然有三层,但不是别墅,更不是豪宅,现在农村群众都盖这种楼房。在盈江县,新建一套这种住房,也只需花十来万元,赵家富完全有能力建盖,何况他还没有自己建房,县里专门做过调查,这房子是县法院拍卖时买的二手房,花了七万多元。这样的“廉政档案”从群众的定势思维出发,塑造出了出了反定势的正面典型,令人十分信服。

  总之,揭开正面报道隐性失实的面纱,挤出水分,也许在新闻基本的显性真实都没有完全达到的现实中是过于理想化的追求,可这理想总是值得期待并且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着力解决可信度》,吴锦才, 中国记者网络版http://203.192.6.68/2005/3/3-6.htm。

  [2]《正面宣传:判别标准与操作化定义》,《喻国明自选集别无选择:一个传媒学人的理论告白》,喻国明,复旦大学出报社2004年5月第一版180页。

  [3]《新闻心理学》,虞达文 ,新华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372页。

  [4]《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2004年06月03日。

  [5]《从受众心理看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申雪凤,人民网>>传媒>>研究2005年01月07日。

  [6]《新编新闻学概论》,张诗蒂,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本,第32页 。

  [7]《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让-弗朗索瓦?利益奥塔尔,三联书店1997版第130页。

  [8]《丁柏铨:防范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朱芙蓉,人民网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7022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