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记者更要学点辩证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4:25 人民网

  近日一家日报的一条新闻,引起我一些联想。

  这新闻说,某省一地区的种子公司推广优良种子种植技术,1984年以前靠行政手段,“一些项目难于推广,有的甚至‘流产’……”;1984年以后把这项技术推向市场,进展顺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技人员因此被誉为“科技财神”。编者给这条新闻作的主标题是《××地区庄稼汉请“赵公元帅”》,副题是《过去靠行政手段事倍功半现在到市场竞争事半功倍》。

  这条新闻主题好,标题立意也好,值得商榷处我看在副标题上。

  “过去靠行政手段事倍功半”,单看这句话,读者可能得到一个印象:“过去的行政手段全都错了。”这种割断历史的含义不一定是编者的本意,但难以阻止读者产生上述想法。其实,行政手段历史上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是不能一概否定的。新中国建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领域,主要靠行政手段推进工作。现在看,有些事情必须如此,有些事情不得不然,在有些场合显得不适当。在建国之初,面对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生产凋敝,物价飞涨,国民经济趋于崩溃。当时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只能靠行政手段,社会效果极好,群众交口称赞。在其他领域,类似情况很多很多。以后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靠行政手段处理某些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党中央从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和深化体制改革方针,直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的战略决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行政手段也是这样。可以肯定,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行政手段不会消失,只是适用范围和运行方式不同而已。

  毛泽东同志生前一再敦促人们学点辩证法——看问题要有历史眼光,要有发展观点,要两点论,切忌片面性,不要绝对化。现在看,这个敦促远未过时。当前,在我们的实践生活中,包括新闻宣传中,形而上学的东西还很有市场,说好,百花争艳,说坏,一团漆黑;赶浪头,“不过夜”;一哄而起,东施效颦;等等几乎成为某种习惯势力。这种情况给我们的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害,也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怎样保持清醒头脑,敢于独立思考,杜绝有时是好心产生的负效应。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新事物大批涌现。这许许多多新事物,有的是成熟的,有的是方向对头还不完善的,有的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我们很难等待一切新事物都有了确定结论以后才进行报道,这是一;二,由于我国新闻媒介的巨大影响,不少读者认为凡是新闻肯定了的甚至新闻报道中的就是时下提倡的,也就是应当或者可以照办的。有些不成熟的或者错误的东西于是由新闻传播开来,所以我们时刻要想到手里这支毛锥的分量。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求“新”、求“快”。但是,如果不同求“真”、求“准”结合起来,并以后者为前提、为基础,也很容易出问题。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由此出的纰漏不少。谁都应该学点辩证法,新闻工作者是要写了东西给大家看的,所以更该先走一步,多学一点,这最有利于把上面说的四个“求”字统一起来。

  1993

  摘自《李庄文集》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