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收“问路费”,公德建设是否丢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00:07 红网

  有人问路,先交钱,后告诉;不交钱,不告诉。过去我对这样的事闻所未闻。可是,如今真的就发生了。6月20日《京华时报》登载的一条消息称,北京昌平区回龙镇霍营村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师傅明码收取“问路费”。收费者表示,大量问路客影响手中工作,只好指一次路收一元钱。

  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有悖常理的事。一些途经此地的司机们甚至发出质问: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当地工商部门的人对此做了否定的回答,但却婉转地流露出对此做法的鄙视,声言这属于一个公德方面的问题。我估计,持这一见解的人肯定为数众多。

  如果承认这是个公德方面的问题,那就等于说,这些年来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在这位师傅身上是“无效劳动”。对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是丢分。然而,如果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就会作出另外的推论。我以为,收取“问路费”,是不是有悖公德,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某人是当地一个司机,外地车司机来到此地迷了路,很有礼貌地请他指路。这时,他如果奉行“先交钱,后告诉;不交钱,不告诉”的“行为准则”,对他个人的道德来说,是丢失;对整个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是丢分。理由很简单,在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又不损失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能帮助别人而不帮助别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是思想意识上对人的社会化的叛逆。

  对于这位在路旁以修理自行车赚钱养家糊口的师傅来说,情况完全不同。面对接连不断的问路过客,他为其指路,虽然不费吹灰之力,但毕竟占用了自己的时间。从哲学的角度说,时间是物质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时间是有价的。修车师傅用于修车的时间是可用金钱计算的。他如果固守常理,遇到问路客就放下手里的活儿,白尽义务地为他们指路,假如因此一天减收10元,一个月就是300元,说不定他家的生计就会发生问题。现在不少人不是对“穷人经济学”很感兴趣吗?这恐怕就是“穷人经济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修车师傅身上发生的收取“问路费”问题,不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观念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有好多问题,本来应该归于观念方面,而我们却将其归于道德方面了。拿个浅显的例子来说,亲友之间借钱打个欠条,在很多人看来,是“不仗义”,缺少“君子风度”,甚至认为这是对道德的亵渎。有人会说:难道不可以用人格担保吗?这不是对人格的不尊重吗?其实,用现代眼光看问题,这绝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纯粹是观念方面的问题。

  对修车师傅收“问路费”问题的评说,其意义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用现代眼光审视传统道德,把道德问题和观念问题剥离开来,勿用僵化的道德标准去评判新出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稿源:红网)(作者:罗天柱)(编辑:耿红仁)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滚动新闻实时浏览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