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孩子的暑假该怎么过(周末沙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02:40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一年一度的暑假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来到了。近2个月的暑期可以让学生们绷紧的身心彻底放松,也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但不少孩子却高兴不起来,昨天,有几位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一名15岁的孩子说,平常她的学习很吃力,临考前又拼命地“冲刺”,早就盼着假期里放松一下,可爸爸妈妈却不和她商量就帮她报名上了什么“深造班”,还花了近2000块钱。自己感觉就像是父母的“读书机器”,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更没有快乐。还有不少忙于工作的父母为孩子的暑期发愁:放假了,孩子没有地方去又叫人烦心!还有一位家长提出建议:家长也有“暑假”就好了。本期《周末沙龙》的嘉宾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赵志毅博士、南京斯格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女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副主任丁家永教授、金色阳光夏令营姚峥老师。

  主持人:让孩子如何过个有意义的假期,是每一个家长和社会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事情。暑假是否应该属于孩子?

  赵志毅: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往往花了钱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何让孩子们过个有意义的暑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策划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出学校和社区的重要功能,既解决了家长的困难又迎合了孩子的口味,组织好主题夏令营,比如探险、训练、旅游、摄影、打球等课外活动,让他们过一个平安、健康、有益的假期。

  李女士:我认为,中国家长和国外家长的期望值不一样,国外的家长注重的是孩子的全面和健康发展,中国的独生子女被家里的几双眼睛盯住,不学习就是没希望,所以中国的孩子不快乐,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暑假。

  丁家永:孩子在休整期间,家长为他们上各类补习班,这很实际,也是有超前意识。学生在假期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学习,温故知新,为下个学年打好基础,也可以通过参观、旅游等社会实践来丰富假期生活。

  姚峥:我认为,孩子在假期中应该得到放松和休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觉得孩子不学点什么就白白浪费了时间,因此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报名上最好的补习班。殊不知,压力过大,会适得其反的。但我们也不能让孩子在2个月的时间里放任自流。

  主持人:有家长提出能否也有政策,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过暑假。这个想法有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

  李女士:国外的人工很贵的,可能夫妻一方的收入都要“送”给保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妈妈回家带孩子。中国的情况是,如果父母因为带孩子请假,可能会使家庭收入锐减,不太划算吧。

  丁家永:我认为家长也放假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大多数人上班都是不太好请假的。总不能因为带孩子我们都回家不工作了吧?过去都是正式工,现在可能会因为请假被炒鱿鱼。我认为,这条路行不通。

  姚峥: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轮流休假,还可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见见世面也是好事,同时也解决了假期孩子没有人带的实际困难。

  主持人: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愉快的暑假?

  赵志毅:我认为还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社区完全可以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干部在配置时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动脑筋想办法,在假期没有到来之前就未雨绸缪,组织好社区学生的活动。这个活动要做到既不流失,又不强迫,遇到问题可积极向学校求援。不要把赢利放在第一位,费用透明并做出公示。孩子可以通过假期去卖报纸,收废旧电池,或做义工,到敬老院奉献爱心,体验生活,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李女士:我觉得孩子的暑假就应该是快乐的。国外的华人家庭会比较注重让孩子在假期里去学语言、书法等国粹,国外的孩子就会有兴趣去参加主题夏令营,比如考古、滑冰、踢球等等。我觉得假期就是应该这样放松,学一些实用的而不是与生活脱节的知识,更不应该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丁家永:家长让孩子上这些班也是很实际的,现在都是应试教育。但在孩子可以在适当学习的基础上不忘增加社会实践,放松身心。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返校活动,不要全部推向社区。由于制度不同,国情不同,国外的做法对我们的参考意义不大。

  姚峥:科学组织安排好学生的暑假是家长和社会都不能推卸的责任。上海的幼儿园就没有寒暑假,家长就会少很多后顾之忧。我认为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夏令营应该主要开设自然科学、古典音乐赏析、硬笔书法、手工等一些特色课程,让孩子们过好暑假。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24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滚动新闻实时浏览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