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伊大选对决:务实派支持老总统保守派杀出内贾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12:50 新华网

  强硬派的内贾德与务实派的拉夫桑贾尼对决第二轮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在伊朗工作多年,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伊朗是个经常出“大新闻”的国家。以大选为例,1997年,伊朗改革派领导人哈塔米以69%的高得票率当选总统。2001年竞选连任时,其得票率更高达77%。这在当时让人惊讶,因为伊朗的军队、革命卫队、议会和司法机构都掌握在保守派手中。在今年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改革派人士的最高得票率还不到20%,反而是务实派领导人拉夫桑贾尼和保守派“黑马”内贾德闯入“决赛”。这也是一个“大新闻”,它标志着伊朗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选举意外凸显伊朗的不确定性

  从第一轮选举结果来看,此次伊朗大选出现了4个意外。一是改革派全军覆没。此次改革派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前议长卡鲁比,另一个是前高等教育部长穆因。前者在选举计票过程中一度居于首位,但最终还是落在了第三的位置上,无缘“决赛”,而穆因仅排名第五。二是选前不被看好的保守派人士内贾德排名第二。前警察总监卡利巴夫、前声像组织主席拉里贾尼、前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雷扎伊,这三位保守派候选人个个声名显赫,但最终他们却输给了“低调男人”内贾德。三是投票率超高。68%的投票率大大超过选前预测的55%。四是候选人得票率超低。与1989年拉夫桑贾尼95%的得票率相比,此次候选人的得票率低得惊人,而且选票分流严重。

  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伊朗社会正在“两化”,一是“硬化”,一是“分化”。当前,伊朗内外环境不容乐观。在外部,随着“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三大事件的发生,美国在逐步给伊朗加压。军事上,美军屯兵伊拉克(15.5万人)、阿富汗(约2万人)和中亚地区(约2000人),加上火力可覆盖伊朗的海湾美军(约2.2万人),美国用20万大军瞄准伊朗。政治上,美国官方不断用发展核武、支持恐怖主义、破坏民主等字眼向伊朗施压,甚至对伊朗高举联合国制裁的大棒。同时,欧洲国家也在核谈判中不时与伊朗发生冲突。在内部,改革派执掌政权8年以来,与保守派的斗争此起彼伏,社会鸿沟渐宽。伊朗经济虽有所发展,但主要得益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人们的工资上涨速度低于物价上涨速度,不少人失业,老百姓很不满。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伊朗社会开始趋向“强硬”。民众对美国的敌视加剧,在此次选举前,美总统布什宣称伊朗政权正在破坏民主,伊最高领袖则指责布什是关塔那摩和阿布格莱布的罪犯,并把民众参选与反美挂钩。因此,选举中的高投票率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伊朗人反美情绪的宣泄。此外,人们对部分改革派与美亲近,单纯强调“自由和民主”的做法不满。伊朗人认为,目前最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自由和民主”,在大敌当前、内部分裂的形势下,他们最需要的是安全与团结。这是改革派在此次大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从得票率最高的前3人来看,拉夫桑贾尼“脱胎”于保守派,与改革派政见不同;内贾德是强硬的保守派人士,他在选举前夕幸运地得到了宗教界的支持;卡鲁比是温和的改革派,其立场与改革派代表穆因相比趋于保守。这说明以1999年学潮为代表的改革派势力已不再受人青睐。伊朗的第二个变化是“分化”。高投票率与低得票率的强烈反差表明,几乎每个伊朗选民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并有强烈的参政欲望。但目前保守、改革、务实三大派激烈较量,保守和改革两派内部又存在派别分歧,此次参选的每位候选人都代表一股鲜明的政治力量。众多派系涌现,促使民众在政治上走向分化。

  老总统遇上特种兵

  在6月24日的第二轮选举对决中,许多人看好前总统拉夫桑贾尼。从背景上看,拉夫桑贾尼的确实力雄厚。他现任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国家最高政治仲裁机构),德高望重,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先驱,曾于1989年至1997年间两任伊朗总统,至今政治影响犹存,被普遍认为是仅次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伊朗二号人物。此外,他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忽视,他是伊朗的巨富之一。应该说,拉夫桑贾尼是伊朗相对富裕阶层的代表。在政见上,拉夫桑贾尼主张对外与美国接触,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对内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适度开放新闻自由。他最有名的选举口号有两句,一个是选前宣称“让每个伊朗人放心睡觉”,另一个是第一轮选举后声称没有选他的人“放弃了使自己富有的可能”。

  与之相反,内贾德没有显赫的身世。这位49岁的“年轻人”两伊战争期间在革命卫队特种部队服役,曾冒险潜入伊拉克执行任务,后任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他于2003年5月在一次投票率很低的地区选举中当上了德黑兰市长。内贾德自律很严,反对腐败,经常身穿城市工人的服装,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在民众面前,因此他在普通民众,特别是在穷人中拥有号召力。内贾德属激进的保守派,在任德黑兰市长期间,他曾关闭饭馆,要求女公务员穿着保守服装,禁止悬挂英国著名球星贝克汉姆的广告。在选举中,他极力反对与美国接触,但主张继续与欧洲就核问题谈判,不赞同对伊朗进行民主化改革,对开放新闻持保守态度。由于持激进保守立场,并在选举造势中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内贾德最终获得了伊朗宗教界的支持。他最著名的参选口号是“成立一个由7000万名部长组成的内阁”,表达了加强民众参政机会的愿望。

  第二轮选举仍有不确定因素

  目前,伊朗的第二轮选举有3种可能。一是拉夫桑贾尼获胜。第一轮选举结束后,支持穆因的“伊斯兰参与阵线”曾呼吁支持者将选票投给拉夫桑贾尼,改革派的想法是必须在“不好”(拉夫桑贾尼)和“更不好”(内贾德)之间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与之相反,选举的第四名、保守派代表卡利巴夫却发誓不支持内贾德。

  如此看来,最终当选总统的似乎非拉夫桑贾尼莫属了。其实并不尽然。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倾向。拉夫桑贾尼与哈梅内伊的矛盾在霍梅尼时代就曾激化,在拉夫桑贾尼任总统的8年期间,双方矛盾更是时隐时现。而内贾德则是最忠于哈梅内伊的代表人物,是最高领袖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如果最高领袖在第二轮选举前说服败选的两位亲信转向内贾德,内贾德的得票率就有可能超过40%,而哈梅内伊本人对得票第三的卡鲁比也有一定影响力,加上改革派抵制选举的呼声高涨,这些因素将影响拉夫桑贾尼的得票率。此外,拉夫桑贾尼年事已高(71岁),其影响力大不如前。而且,拉夫桑贾尼任总统期间并无特别显赫的政绩和经济成就,在此次竞选中也未提出强有力的经济改革措施,为此一些青年人公开表示不愿“重复过去”,作为社会主体的青年人有可能选择“年轻”有为的内贾德。因此,第二种可能是内贾德获胜,而且这种可能性并不比第一种小。最后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保守派在最高领袖授意下与拉夫桑贾尼达成政治协议,如果那样,内贾德极有可能“主动”退出选举。

  总之,伊朗大选只是伊朗社会发生变化的一种反应,无论谁当选都不会改变伊朗的保守化趋势,这种趋势将对伊朗核问题、美伊关系和伊朗国内政治产生深刻影响。(来源:环球时报)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强力推荐:
滚动新闻实时浏览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