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法茂人”:融入非洲大家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06:3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法茂人”:融入非洲大家庭(图)
帕泰村狭窄的村道

  海水湛蓝,波涛翻滚,记者一行搭乘小船,穿过一条狭长的海峡,向帕泰岛的帕泰村进发。

  与记者同行的有一位来自帕泰岛的“中国人”,他叫萨伊基,今年52岁。第一眼看去,他的确像中国人,皮肤比当地人白得多,头发也比当地人长得直,中等身材,身体健壮。他毛遂自荐,执意要为记者当导游,还不停地说:“‘中国人’为中国记者当导游,理所应当。”

  帕泰村:遇见3位“法茂人”

  在萨伊基的带领下,记者在一个粉碎机房找到了第一个“法茂人”。这位“法茂人”是位老人,正在维修机器。天气炎热,机房很小,光着背的他仍满身大汗。他与当地人不同,皮肤较白。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他说:“我有个哥哥叫阿里,他知道的情况比我多,我们去找他谈吧。”

  阿里的家是二层楼房,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楼梯很窄。看到记者拿着相机,光着背的阿里憨厚地一笑,急忙将破旧的衬衫穿上,示意记者为他兄弟俩合影。谈到他的家史,他只知道祖先不是当地人,但不知是何时、从何地而来的。

  遇见的第三个“法茂人”是位老太太,她与家人正在院内将大米中的石粒挑出。凭此不难看出,她家在当地属于富裕家庭。因为帕泰岛不产大米,玉米和香蕉是当地人的主食,一般人家是吃不起大米的。据女主人讲,记者刚才见的两位“法茂人”是她的大哥和二哥。帕泰村的几家“法茂人”其实本来就是一家,他们都是兄弟姐妹。

  交谈中,一名中年男子来到大院,与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听说你刚才去我家了,又得知你来到我姑姑家,于是就紧追过来。”他是阿里的儿子,帕泰村的大村长,名叫布沃韦尔赫马。他开门见山地说:“帕泰村由两个村子组成,你上次来见到的是帕泰村的一个小村长,他提供的情况不准确。我们的祖先不是当地人,他们最早从也门来,先定居于大陆沿海的栋多,再从栋多来到这里,被当地人称为‘法茂’或‘瓦法茂’。”

  “瓦法茂”:肯尼亚学者持4种看法

  对于“瓦法茂”一词的解释,肯尼亚的专家学者意见不一。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意见从“瓦法茂”的基本含义出发,认为它“泛指从外国远道而来帕泰岛的人,而今主要是指他们的后裔”。从这一前提推断,“瓦法茂”包括也门等国的阿拉伯人以及中国人、葡萄牙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多为经商来到这里,并在此落地生根。

  第二种意见把这一概念具体化,各持一端,分别主张它特指也门等阿拉伯人,或是中国人,或是葡萄牙人,将三者对立起来,而不是泛指他们组成的外来人共同体。

  第三种意见认为“瓦法茂”特指“中国人”,但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理由之一,“瓦法茂”是来到帕泰岛后,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的称呼,随后当地人就把这一名字代称“中国人”。理由之二,“瓦法茂”是当时的中国人首领的名字,当地人以此代称“中国人”。理由之三,“瓦法茂”是“中国人”将“Wafamaji”读转音了,发成“Wafamau”的读音,后来当地人就把“中国人”称作“瓦法茂”。

  第四种意见恰恰与第三种意见相反,认为“瓦法茂”不是特指“中国人”,原因是“中国人”有自己的专有名词———“瓦奇纳”,而也门人和葡萄牙人却没有他们的专有名词。他们还举例说,在西游村、法扎村和琼庄村,当地人直接把“中国人”称为“瓦奇纳”,就连“中国人”也这样称呼自己。

  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瓦法茂”、“法茂人”和“瓦奇纳”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彼此之间存有着怎样的差异,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他们早已与当地人、当地社会融为一体,成为帕泰岛、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大家庭的一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25日 第二版)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